进入2017年以来,包括补贴政策、电价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在内的众多因素,进一步对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形成多重利好,极大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尤其是一些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科技公司、初创公司,以及社会资本的积极介入,也极大地增强了产业活力。
从企业来看,充电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特来电、国网、万帮、普天、华商三优等企业的步伐排在行业前列;从地方来看,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在公共充电桩建设数量上排位更为靠前。
多元化发展
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得以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石与重要保障,充电桩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市场成熟度。在中国,经过去年行业的快速增长,充电桩建设和运营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
就运营模式而言,当前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已经探索出包括全资自营、PPP合作、特许经营、车桩绑定等在内的多种实践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固定的优缺点。
比如以PPP合作模式为例,这种模式适用于建站可以申请补贴的城市,由当地政府、车企/公交公司、充电厂家等多方合作建设并运营,最为明显的优点在于企业减少资金压力、利用各自优势强强联合,相对而言风险比较低。
以华商三优为例,在北京市,公司很重要的一个合作投入方向就是北京公交,华商三优目前已经与北京公交集团签订全方位战略合作。6月19—25日的一周之内,公司在小营公交站、怀柔区916站、怀柔区新医院站、西集恒基站等4个站点实现累计充电3339次,充电电量14.51万kWh。到今年年底,华商三优将会有一百个大功率(450千瓦)充电站投入运行。
此外,华商三优还看准北京市出租车电气化更换的市场机遇,积极推进在路侧建设充电设施,公司已经建成130个优易充小站,累计充电5217次,充电电量8.79万kWh。预计年底再建成138座扬招站充电站。
而整车租赁模式,可以由充电桩企业、车厂、运营公司单方或多方合资成立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无疑,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不同客户的需求,快速利用资源打开电动汽车充电市场。
其客户群包括公司班车、物流车、机场大巴、出差商务人士、短途上下班代步、旅游景区租车用户。相对而言,这种模式更易于推广,从租车公司层面出发,对资源进行集中配置,更容易受到用户的青睐,另外也有助于增加私人消费者体验电动车的机会。对于企业而言,也比单纯的提供充电服务收益则更为稳定。
发散式创新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前的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依然面临各种瓶颈,尤其是在建设和运营阶段,依然面临用地产权、行业自律以及通信接口等问题,比如电力接入周期长和成本高,核减表安装困难、用地难,私人建桩物业配合度、报桩立项备案流程复杂、周期长等问题。
充电基础设施是一个新兴行业,也就意味着需要用新思维来解决难题。我们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开始加快技术创新,以更加理性的思路面对充电需求的变化,大力调整建设布局,优化行业发展前景。比如从技术方面来看,当前市场上正在逐渐兴起的换电模式、无线充电、车联网、V2X等技术,必然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不小的导向作用。
与此同时,地图、金融、服务等行业企业也开始纷纷抛出橄榄枝,寻求与运营商的合作创新。智能充电桩、充电App、微信小程序、大功率桩、简易桩以及系统运营管理平台和站级系统,都在呈现出发散式的创新变革。
以北京市为例,由于北京市一直坚持纯电动汽车技术路线,其充电桩数量也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截至6月22日,华商三优公司私人报装客户已经达到28949户,其中已完成22253户,另有6696户也即将完成。
在此基础上,华商三优公司针对性地提出个人桩共享服务并搭建起共享平台,目前已经至少有2.7万根个人桩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和共享,此外,公司充电APP平台优易充系统也实现与车联网的全面互联互通。截至6月22日,已累计分享17433次,充电电量41.63万kWh。
从公司全部充电数据看,仅仅6月19—25日一周时间,其920台37.5kW设备就实现充电1.31万次,充电量10.71万kWh,环比增加9.79%,平均每次充电电量8.15kWh。
此外,场景化应用也成为充电桩行业发展一种新趋势。在这种模式下,充电桩或者充电场站已经不能单纯从概念上理解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而是需要把整套产品与现有的运营经验进行整合,形成场景化应用的充电解决方案。
很明显,产品接入充电运营平台后和场景内其他智能应用是可以互动的,比如用户支付渠道打通、跨系统服务标准化等。这些创新模式体现了充电网络本来就应该是智慧物联网和车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