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将加速能源的变革。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60年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风电行业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可利用的风能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储量巨大。
全球风电行业发展趋势
一、全球风电市场空间大,总量将持续增加
根据国际能源署(I EA)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IRENA)在2 021年发布的温升1.5℃能源发展路线图中均提到,要达成既定的气候目标,到2050年风能将成为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来源,全球风电装机容量需要突破80亿千瓦(这个目标值是现有并网容量的10倍)。因此,全球风电装机需求和市场空间依然很大。
二、全球装机分布广、海陆并举、形式多样
根据伍德麦肯兹最新《全球风电市场展望》数据,预计所有区域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都将超过5%。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标,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全球风电行业发展。
根据各地区不同的风资源、土地资源情况,全球风电开发呈海陆并举,集中式与分布式结合的趋势。
三、创新需求巨大
能源行业需要的创新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能源体系创新。在未来的发展中,风电行业需要依靠技术进步获取更高的资源可开发性,达到更低的度电成本,同时需要更灵活的交易能力支撑,才能推动能源供给的形式不断持续稳步前行。目前结合技术的机制创新是目前很少谈及的盲点。建立适用于新能源的合规和认证体系,也是是当下急需突破的难点。
2020年,金风科技携手全球权威的第三方机构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了GW155-4.5和 GW136-4.2两款风机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发布中国首个风机环境产品声明(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简称“EPD”),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更环保的解决方案。声明显示,两款风机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单位发电量对应二氧化碳排放仅为7.25克/千瓦时和8.04克/千瓦时,不到火电的1%。在低碳排放之外,两款风机在分别运行6个月和6 .4个月后所产生的能源量便可抵消其在全生命周期中所消耗的能源量。2022年5月,金风直驱5S机组也获得了EPD认证。
四、全球供应链的重构
近期的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冲突加深了世界各国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担忧,也让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过度依赖化石能源而造成的潜在风险。能源供应链重构是未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发生重构的焦点。这将为风电行业发展带来新的项目开发机遇,同时也会带来项目融资、工程建设、电力系统等方面的挑战。
五、人才争夺白热化
相对于其他行业,全球范围内风电行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趋势下,各国都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推进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六、社会参与度多元化
越来越多的非传统能源企业参与到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和建设中,一定程度影响了整个市场的交易和评估机制。
从行业及市场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发展是积极的,但对于包括风电、光伏、制氢等可再生能源行业,如何在全链条的交付和经济性方面协同创新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新挑战。
七、金融创新
在地缘政治影响全球能源格局变化背景下,未来可再生能源项目如何与追求更低电价需求、更灵活的融资模式相匹配,金融机构以何种机制或方式来评估项目收益,同样是新趋势下需要研究的课题。
八、生态联盟推进行业标准
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出现越来越多的生态联盟组织,参与联盟组织的协同发展将不断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和优化。我们要在联盟中推进解决方案的国际化认证,提高在国际项目中的参与和认可度。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需要在体系建设、资源统筹等方面协同发展,将国际化发展升级成国内外一体化发展。
2021年金风科技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承诺将支持全球契约组织关于人权、劳工、环境和反腐败 4个领域的10项原则,并致力于使全球契约及其原则成为公司战略、文化和日常运营的一部分,积极参与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合作项目。
中国企业需要关注的风险
未来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竞争发展中,中国企业要抓住行业发展趋势,并关注相关的技术、工程、金融、交易等风险,以实现业务的安全平稳和可持续发展。在风电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多关注项目风险的全面把控,包括项目所在国的合规及ESG方面的要求。开展海外项目时需在项目履约前充分了解市场、详细调研当地各项法律法规,特别要在劳工、税务、职业健康和安
全等各方面做到合规合法运营。工程建设中需要全面统筹项目进度和员工安全,建立全方位综合履约机制。海外风电项目的金融和交易风险也不容忽视。既需要对宏观环境、政策有良好的判断,也要深入研究目的国的电力政策及电力价格机制等。要用合理可靠的评价体系和决策流程规避风险,保证项目收益。面对新形势下的全球风电机遇与挑战,中国企业要以高质量项目交付能力建立全球对中国制造的信任,打造和提升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品牌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