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全力支撑嘉兴市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和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嘉兴供电公司以数字化为手段,从互联互通、数智应用、精益管理等方面发力,着力构建城乡无差别配电网,绘就城乡融合共富新图景。
打造一体化配电网
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
3月15日一早,嘉善县供电公司发展部员工沈扬帆拨通了上海金山供电公司发展部员工汤衡的电话,探讨嘉善10千伏曹东线与金山10千伏团新线联络改造工程电缆改接方案的细节。两条配电线路的建设计划在今年年内完成,届时将提升区域间电网互供互备能力,提高电网整体运行效益。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驶入快车道,嘉兴供电公司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助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配电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两年来,青浦—嘉善、嘉善—吴江等10千伏配电网互联工程先后投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逐步建成了交界线路末端联络、负荷转供灵活、网架结构坚强的一体化配电网,大大提升了区域供电可靠性。
2022年6月,嘉善县供电公司与青浦、吴江区供电公司签订了《长三角一体化电力保供互助协议》,明确以电力保供为首要目标,整合三方在电网设施运行管理、检修维护、故障抢修、应急联动等方面的资源,建立跨省“互联互通、互济互保、互供互备”模式,进一步保障三地电力供应。
“签订协议后,三地供电公司负荷预测信息互通更为紧密,大大提高了互供效率。”沈扬帆介绍,三地将继续创新区域协调机制,推进跨区域电网融合,建设源网荷储协调发展的智能配电网。
此外,三地供电公司还建立了跨区应急联络机制,实现三地应急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目前,依托跨区应急联动小组,三地抢修联动范围已涵盖两省一市158个行政村的50万户客户。
加强数智技术应用
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
4月10日9时,在嘉兴供电公司首个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环网室——南湖书院环网室内,嘉兴供电公司运检人员赵旭州记录下“南湖小智”巡检机器人提供的最新监测数据后,开始了一天的运维工作。
2019年,嘉兴市政府将提升城市能级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嘉兴供电公司配合城市能级提升要求,按国际一流城市电网标准开展中心城区配电网建设改造,全面提升电网故障自愈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在南湖景区,嘉兴供电公司安装了具备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等功能的数字孪生配电网系统。“数字孪生配电网系统可以辅助我们快速精准掌控设备运行情况,协助实现远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负荷监控、线路自动复电等,进一步提升电网的防御和自愈能力。”赵旭州说。
嘉兴夏季多台风暴雨。为提升电网抗台风和防汛能力,嘉兴供电公司在10千伏立交线和金融线试点建设了线路的数字孪生模型,借助数字化智能终端实现地下站房水浸水位等数据100%在线感知。同时,该公司推动全自愈网架建设,以其具备的电缆网故障自愈、架空网分级保护、干线故障就地自愈能力,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嘉兴供电公司还创新建立虚拟总指挥长指挥模式,通过打造具备主配网监视、抢修辅助、语音外呼等8项功能的虚拟总指挥长,实现故障发现、抢修指挥、工单管控、客户回访一站式数智化电网抢修指挥。自2022年1月虚拟总指挥长上线以来,该公司配电网抢修指挥人员工作量减少了30%。
建设新型配电台区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4月10日,海宁市供电公司尖山供电所员工张钟其来到冷冰坞台区开展定期巡检。冷冰坞台区是浙江省首个新型配电台区。该台区共有32户居民客户,其中19户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年发电量超过8万千瓦时。
“大量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接入配电台区,当电量超过台区的消纳能力,富余电量就会沿着线路反向送入电网,形成反向潮流,导致台区设备电压过高,进而影响台区供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张钟其介绍,而新型配电台区的智能融合终端能够根据系统设定好的调节策略调节无功电压,监测台区内光伏设备运行状态,优化台区电能质量。
2022年1月,海宁市供电公司开始改造冷冰坞台区,解决了台区因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数量较多导致的设备电压过高问题。此外,该公司还在台区内还配套建设了4台充电桩,可以在满足充电需求的前提下实时调节充电功率。充电桩与台区储能设备配合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台区光伏发电就地消纳水平。
2022年,嘉兴市新增光伏发电装机70.4万千瓦,同比增长51.5%;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64万千瓦,位列浙江省第二,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328万千瓦,为浙江省最多。嘉兴供电公司加强新型配电台区建设,通过在台区各节点安装分布式发电设备监测装置以及智能融合终端,建设通信网络,实现对整个低压配电台区设备运行情况的全景感知,及时优化台区运行方式,实现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和多元负荷的友好接入。
近年来,嘉兴供电公司还重点打造“光伏+储能+虚拟电厂”综合示范项目,强化源网荷储各环节间协调互动,持续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今年,嘉兴供电公司主导建设全市统一虚拟电厂管控平台,计划新增5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20万千瓦新型储能,聚合15万千瓦可控空调负荷,可降低综合示范项目涉及的企业客户10%的用能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