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南方电网领军级技术专家潘珍
2023年4月14日,“2023年新型电力系统产学研融合发展大会”第一分论坛——华电青年学者论坛在华北电力大学顺利召开。本场分论坛主要围绕探索新型电力系统体系,进行深入研讨。
会上,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南方电网领军级技术专家潘珍带来《广西储能布局规划研究》的主题演讲。北极星电力网整理如下:
据潘珍介绍,2022年广西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23%,发电量占比达到12%,位居南网五省首位。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广西新能源成为新增装机的增量的主体,发电量占比逐步提高,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但新能源发展业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新能源消纳问题突出。2022年广西发布13次新能源消纳受限预警的通知,在没有提前送电计划时,低谷向广西送电最大达到21.3亿千瓦时。同时电力保护风险加剧,导致电网紧急启动避峰措施。
潘珍.JPG
她表示,要分析新能源出力特性,需要通过置信容量、有效容量,以及储能的配置需求进行分析。目前储能发展非常迅速,能够提高系统的调节能力、加强调节能力建设、提高系统灵活性,是促进新能源消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手段。在整个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要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电网和负荷特性、电源结构来综合考虑和选取储能技术。“十四五”期间,广西重点发展1-4小时短时长储能。
10小时级日内调节储能主要适用于负荷特性平缓、电力缺口较大、风电光伏规模较大的区域,以满足日内的产业需求。一般应用于甘肃等北方地区;周内调节的储能可应对台风天气,台风天气导致新能源频发,将有3-5天面临电量缺口的难题;季节性储能适用新能源的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由于资源特性的影响,季节发电量不平衡的场景。
潘珍梳理出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场景下储能应用选型的参考。以广西“十四五”输电边界为测算,充分发挥广西位于南网的西电东送通道中间位置的优势,可以送电广东,外电送广西,我们可以调节送进来的出力措施。第二是新能源的合理弃电5%,有效容量,新能源弃电5%,出力率值降了2%左右,新能源弃电对调峰的影响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目前,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周期较长,煤电灵活性改造推进进程也较慢,这会导致“十四五”期间电力缺口加大,需要通过电化学储能来解决。综合考虑,她建议“十四五”期间广西储能配置规模为200-30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应该大力推动负荷侧、需求侧响应,形成以抽蓄为主,电化学为辅,其他作为补充的多元调节结构。
潘振表示,“十四五”期间广西新型储能应优先布局在电源侧、电网侧,采用集中和分散结合的方式建设。后期随着市场机制和智能调控体系完善,鼓励用户侧储能建设,实现就地平衡,动态扩充。在电源侧,重点配置在新能源的场站侧,来减少弃电量。在电网侧,优先布局在负荷中心、新能源送出困难的区域。其次布局在农村电网低电压等区域。在用户侧,优先布局在供电安全性和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园区或企业内,以及大数据中心、高精加工的企业,其次布局在具备错峰用电、用电成本高的企业,例如电解铝企业。
根据目前储能利用率来看,新能源配储利用率最低。可以采用共享储能模式,通过调控方式的创新来提高它利用率。在目前的电力市场机制不完善、智能调控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采用集中共享的模式建设储能,才能提高利用率,更多地发挥作用。
潘振认为,储能应从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更多考虑电力系统的需求,不仅仅是考虑本地因素。后续应继续明确,让储能发挥不同功能,首先缓解输变电设备的投资,起到电压支撑的作用。另外,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不同的节点不同的电价,引导储能到需要的地方。最后,她希望在电网方面,尽可能地提前公开研究成果,将储能放在系统更需要的地方,起到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