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信息显示,斯诺威近日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均退出,新增宁德时代为全资股东。实际上,这一结果早有征兆。
据报道,今年1月13日,雅江县人民法院裁定批准斯诺威重整计划。作为斯诺威的重整投资人,宁德时代此前已抛出逾64亿元的重整计划。
其中,16.4亿元将用于全额清偿重整计划规定支付的破产费用,以及各债权的清偿,剩余的48亿元将作为斯诺威出资人的补偿金。同时,宁德时代将受让斯诺威100%股权,对应5075万元出资额。
市场方面,2022年是锂价较为“疯狂”的一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度超过60万元/吨,说“疯狂”不为过。在此背景下,2022年5月,成都兴能持有的斯诺威54.2857%股权网上启动拍卖。经过3448次出价,历时5天5夜,从335.29万元的起拍价一路飙升至成交价20.002亿元的“天价”。
“20亿元的拍卖(价)获得探矿权,还要承担债务,不敢说对还是不对,只能说远远超出想象。可能为了锂矿有一点不顾一切的感觉。”当时,国内锂业巨头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对斯诺威股权彼时拍卖结果评论称。
但更令外界没想到的是,这轮股权拍卖最终因买受人违约而“流产”。随后重启的股权拍卖方案,因“重整计划”可能对拟拍卖的股权产生重大影响于去年12月15日被宣布终止。而宁德时代的重整计划,在债权清偿等方面则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解决方案,这或许也是宁德时代最终将斯诺威收入囊中的主要原因。
公开信息显示,斯诺威拥有四川雅江德扯弄巴锂矿的探矿权,该锂矿属于甲基卡锂辉石矿区,矿山储量1814万吨,平均品位1.34%,属于中大型锂矿。该矿山在国内属于优质锂矿,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和吸引力。
但市场瞬息万变,近段时间锂价的剧烈波动,似乎为这起股权变动案蒙上了一层迷雾。
01 市场价格趋势突变 头部电池企业打出降价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风向突变。近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跌破38万元/吨,较去年11月份高点的60万元/吨,跌幅接近4成。
业内人士表示,“碳酸锂价格一天一个价,目前还没看到止跌回暖的迹象”。也有锂矿行业从业人员直言,“碳酸锂20-30万元/吨可能才是正常行情”。
按照通常情况,1GWh三元锂电池大约需要使用620吨碳酸锂,对于一块75kWh的电池包,碳酸锂价格每吨下降10万元时,其成本将减少4650元。
不仅碳酸锂,电解液、正负极材料价格今年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受此影响,电池成本呈下降趋势。近期,头部电池企业纷纷给出降价预期。其中,宁德时代提出“锂矿返利”计划,蜂巢能源已宣布降价10%;亿纬锂能也表示其电池价格将会进行调整。
降价引发的价格传导也受到下游主机厂的关注。据报道,蔚来等新势力车企正在考虑宁德时代“锂矿返利”计划,但其中的“对赌”因素也让多数主机厂存有疑虑,尚未作出决断。
此外,TrendForce 集邦咨询表示,目前终端市场需求恢复仍较为缓慢,随着动力电池成本的下降,预计 3 月份动力电池价格将进一步下滑。
02 电池企业“锁矿”情绪仍在 多元化布局为“持久战”做准备
虽然锂价下跌,但依然挡不住希望提高锂矿自供率、稳定上游核心材料的企业脚步。作为动力电池头部企业,除了此次大手笔截胡斯诺威股权之争,宁德时代很早就通过参股上游企业进行锂、镍、钴等资源布局,以包销、战略合作等方式保障自身原材料供应、降低材料成本。
资料显示,宁德时代此前就曾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宜春枧下窝矿区的采矿权,一期计划将于今年3月试产。
不仅如此,今年2月,新疆志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以约60.88亿元,竞拍取得新疆若羌县瓦石峡南锂矿勘查探矿权,竞标价格是起拍价格的约385倍。信息显示,志存锂业拥有新疆志特49%股权,而宁德时代为志存锂业第二大股东,持有志存锂业23.16%股权。外界认为,从股权穿透角度看,这也是宁德时代间接布局锂矿的又一个缩影。
据时代周报不完全统计,宁德时代在矿产上取得采矿权的碳酸锂权益产能合计3.2万吨,可供给约45.2GWh动力电池生产所需,而其“自有+规划”碳酸锂权益产能达8.7万吨,可供给约124GWh动力电池生产所需。同时,其另有冶炼碳酸锂权益产能合计18万吨,回收端碳酸锂产能约1.6万吨。
综上所述,目前宁德时代拥有的碳酸锂权益产能使其在碳酸锂供应链中已取得较大自主权。因此说,即使眼下碳酸锂市场变动较大,但头部企业“锁资源保供应”的动作丝毫没有放松。
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近年来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但是对于任何一家头部企业来说,在进入一定发展阶段后,都需要考虑长期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问题。从上述资源布局不难看出,即使是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依然看重上游保供能力,以及多元化多条腿走路的前瞻性战略资源布局。毕竟动力电池产业在一次次迭代中,具备供应链、规模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才能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锂作为锂电上游核心资源,贯穿“锂矿—碳酸锂—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电动汽车”整个产业链,其价格涨跌对电动汽车产业影响重大。从下游来看,随着多家头部企业一系列围绕电池价格变动的方案推出后,车企在电池成本上的压力有望减小,但不能忽视的是,今年1月特斯拉打响纯电车型价格战,其车型中最高折扣力度达20%,给国内新能源车企带来压力,国内部分车企已经开启或准备开启降价通道,而如何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成本仍迎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