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挑战”——钢边框安全性的极端验证
风洞(wind tunnel)即风洞实验室,是在当今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开展物体空气动力试验、进行理论验证及和产品设计研发必备的最有效的设备之一。风洞实验通常是依据流动相似性原理,将测试样品或者模型放置于大气边界层风洞内,通过产生人工可控制的气流模拟结构在真实物理世界中的风环境,从而研究作用在结构上的静态和动态风荷载及风致响应,进而评估抗风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次受试的组件为东方日升研发生产的RSM132-8-660BMDG(高强度合金钢边框)。测试机构在设定试验段尺寸3mx3mx15m,组件面积3.10m2,组件安装角度30°,试验段横截面面积9m2,试验模型在试验段横截面的最大投影面积(Am系统)3.60m2,阻塞比39.6%,动压稳定系数(ε)≤0.3%,湍流度(ΔV/V)≤0.5%,轴向静压梯度(|dp/dx|)<0.0005/m,点流向偏角(Δα&Δβ)≤±0.5°的检测条件下,将两个样品并排安装,并将管道风速从0开始加速到每个管道风速节点,稳定后观察样品状态。
根据检测参数显示,组件在风速达到18级风标准并保持180s的前提下,始终完好。且在风洞测试后的目视检查中,测试样品在1312lux的照度条件下,均无外观缺陷,成功通过破坏性试验。综上可以看出,东方日升高强度合金钢边框组件在全生命周期内,即使遭遇超强飓风也能有效应对,可为客户电站带来长期的安全保障。
为什么钢边框组件一定要进行“飓风挑战”?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称,最近50年全球气候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变化造成次生灾害大幅增加,包括风灾在内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高涨。太阳能作为世界上最环保、最大容量、最具大规模开发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因其户外作业的属性,运行安全性也成为行业始终绕不开的话题。
以光伏电站的核心组成部分组件为例,受强风、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影响,其会产生压力并可能破裂,进而会导致如湿气进入、电池裂纹、焊接接头疲劳和电池腐蚀等系列问题出现,并最终致使能量产出降低,甚至导致组件和系统现场故障的发生。也因此,持续加强组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是光伏组件制造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面对极端天气对光伏电站运行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东方日升作为全球光伏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从未曾停止过对组件技术和材料进行优化及变革的步伐。公司通过多年来对不同边框材料进行对比调查和设计开发,成功独创出高强度合金钢边框。经过此次CGC测试,新型边框不论是在性能高可靠性、生产可量产性还是系统端可适用性方面均十分优异。也得益于该边框的加持,公司所开发的组件不仅效率高、性能优异,安全性及可靠性在同类产品中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东方日升表示,未来公司还将一如既往秉承“以科技创新持续改善能源格局,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使命,持续坚持自主创新,探索研发出更优组件产品,以求满足更多元应用场景的品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