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

发布日期:2022-12-05

核心提示:在2022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上,陕西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副处长郭廷波表示,截至目前,陕西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3000万千瓦
 在“2022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上,陕西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副处长郭廷波表示,截至目前,陕西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3000万千瓦,其中风电1200万千瓦,光伏1400万千瓦。预计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65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6%以上。力争至“十四五”末,全省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引育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的市场主体,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新型储能在源网荷侧的商业模式。

以下为发言全文:

郭廷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第七届中国储能西部论坛”,与各位领导、专家在云端共同研讨储能发展路径,共话储能发展美好前景。首先,我代表陕西省能源局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国家能源局西北能源监管局、中国能源研究会、国家电网西北分部、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部地区各能源开发企业、发电集团、电力规划设计院等单位以及与会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陕西新型能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技术。发展新型储能,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重要精神的实际举措。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推动下,我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已突破3000万千瓦,其中风电1200万千瓦,光伏1400万千瓦。预计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65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6%以上。保障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型储能以其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功能特性多样,成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出发点,以促进新能源并网与消纳为主要目标,按照“技术适宜性、应用经济性,政策保障性”基本原则,推进全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力争至“十四五”末,全省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引育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的市场主体,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新型储能在源网荷侧的商业模式。

围绕以上发展目标,重点开展示范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机制的完善工作。示范项目建设方面,2022年围绕“陕湖直流一期”配套以及“渭南新能源基地”规划建设16座共享式新型储能电站,其中榆林5座、延安5座、渭南6座,单座装机规模不低于5万千瓦(2小时)。技术路线选型方面,以推动多元化技术开发和示范为出发点,鼓励并支持建设企业开展储热、储氢、压缩空气及其他创新储能技术的示范应用;针对主流锂电池储能电站,提出了储能系统性能指标和运营生命周期的门槛性要求,确保示范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安全性。运营管理机制完善方面,实施新型储能项目的市(县、区)属地备案管理;编制出台新型储能管理办法,研究确定各类新型储能并网接入、运行等管理规范;明确储能电站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及市场化交易,统一纳入省级电网统一调度管理,对共享储能电站优先调用参与电网辅助服务。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由碳达峰碳中和引发的新一轮绿色经济浪潮奔涌而至,机遇与挑战并存。正在从能源大省迈向能源强省的陕西,储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我们的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希望大家通过这次论坛交流信息、沟通情况,共商西部储能产业发展大计,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储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奠定良好基础。陕西省能源局将和大家一道,努力开创西部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局面,积极探索具有陕西特点的碳达峰实施路径,为推动陕西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为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奋力实践,书写美丽答卷。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