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模块进入标准之争?—“笨蛋,问题在可靠性!”

发布日期:2017-06-06

核心提示:在2016年初,我曾判断,充电模块市场最终留下的不超过5家。那时,我心中列出了5家的名单。时至今日,我判断最终占据市场份额80%以上
         在2016年初,我曾判断,充电模块市场最终留下的不超过5家。那时,我心中列出了5家的名单。时至今日,我判断最终占据市场份额80%以上的可能只有两家,这两家中有一家是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和我相遇的另外一家将是谁? 我不公布啦。 当然,这另外一家在我心中不会是华为,更不会是中兴。中兴从未被我列入名单中。我对华为在这个市场的动作耐心地观察了很久,虽然我很熟悉华为。观察一年之后,我将华为从主要竞争对手名单中抹去了。
 
         其实充电模块的业内朋友们都会知道两家的相遇是必然的,而且也会认定其中一家是我所在的高斯宝电气。 这叫入行人说行话,这叫洞察力。
 
         今年的充电模块市场相对于去年要清静了很多,明年会更加清静。已经有几家退出,有几家新生的死去或即将死去。当然,还有几家去年或今年刚进入这个市场,还有几家企业本来只做充电桩的,但是不甘心自己做不出充电模块,也尝试着自己做做充电模块。
 
         话说我家附近有很多餐饮店,有些开张时轰轰烈烈,不久就死得静悄悄。其实,在这些餐饮店开张的时候,作为旁观者就已经看出它会倒闭,但是店主并没有意识到。因为创业者往往会做假设,做一些美好的假设,譬如在进入充电模块市场之前就假设了这个市场很大,即使只占5%的份额,对于一个小公司也是滋润的嘛。
 
         其实,商业的规律和铁的事实证明,假设的美好终将敌不过死亡的事实。进入这个充电模块这个行业要求你必须极度地专注,具备成为数一数二的能力和决心,要么请准备着死亡。
 
         充电模块行业,没有想象那么大,也没有想象那么美好。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充电模块的复杂程度缺少清醒认知的老板们忽视了做好一个有市场竞争力的充电模块的难度,缺少了对大功率DC电源这种产品的敬畏之心。或者,我更可以说,做好大功率AC/DC的真正产品化人才并没有想象那么多!一些试图投资的老板可能被某些大公司干过几年的人蒙蔽了眼睛:“你看,他是某公司出来的,干过很多年,他说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很多很多家做啊,不难的,有成熟的方案了,应该可以做好的。”这叫缺乏洞察力。
 
         虽然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但我想格局基本已定,因为做好大功率AC/DC的人才就那么多。 电力电子产业特别是大功率AC/DC电源行业让资本望而却步就在于它不完全依赖于资本,它依赖于匠人和匠人之心。DC/AC更多依赖于软件,AC/DC过于依赖硬件,而且是模拟和数字混杂,分立元器件林立,定制磁性器件占了很大体积空间。做出来容易,做好极难。技术是技术,产品是产品。
 
         我认为,2015年10月起代表了充电模块市场的正式开始。目前的每个玩家都还处在同一个起跑线。早先入场的有两家,有一家充电模块已经宣布了死亡,转为做桩; 另外一家底蕴不够却又缺乏定力,匆忙发布的第二代产品接近是一种新平台的全新产品,批量召回后苦不堪言,急速地滑向死亡边缘。    
 
         两代产品之间如果没有60%以上的CBB迭代,就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对于大功率AC/DC电源,验证不充分的前提下将全新产品推向市场是违反产品规律的。 没有谁是天才。对做好电源缺乏敬畏之心都将面临死亡。 
 
         进入电源行业,我每天闻到的都是死亡的气息。因此,每天我唯一想的就是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因此,这需要足够的定力。咬住任何一个暴露的问题点穷追不舍,跟踪到底,闭环反馈。挖出所有可能的问题点穷追不舍,跟踪到底,闭环反馈。这不是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到的。有的想做到,没能力,因为有些问题点他连根源都查不到,最终病急乱投医,瞎折腾,就像一个人在水里游泳,溺水了,在水里乱蹦几下,死了; 有的连“咬住问题点不放”的意志都没有,也会死得比狗还惨。
 
         在我强调“笨蛋,问题在可靠性”(这句话模仿了克林顿的竞选名言:“It‘s the Economy, Stupid ”)的时候,这个行业似乎又要进入标准之争。这是一场闹剧!有一个新的充电模块标准刚刚启动编制。推动这个标准制定的是我一向尊敬的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这个标准名字叫《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电源模块技术条件》。这个标准的归口单位仍然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
 
 
 
         就在2016年底,中电联召集了几乎相同的行业企业讨论《NB/T 33001-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这个标准的修订,而且是修订审批稿了。就是说,33001这个标准将要发布了。不过,这标准里面用的名词是“充电机”,不是充电模块。
 
         熟悉33001这个标准的人都知道,33001对充电模块的技术条件已经规定得很细致了,这次华为试图主导制订的新标准在性能功能要求方面提出了完全相同的内容,只是希望在内容的标准上做出两个花样。“相同内容的不同标准”,譬如33001定义了充电模块的效率是A,华为标准定义的效率是B,33001定义的功率因数是A,华为标准定义的是B。
 
         除了33001标准,中电联还制订了《 NB/T 33008.1-2013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详细定义了怎么对充电模块进行检验试验。
 
         即使华为提出的充电模块新标准的极个别内容没有包括在33001里面,为什么不在33001刚刚修订的时候加进去,而一定要消耗那么巨大的社会资源,再重新起草一个标准? 33001的修订是2016年底,华为的三级、四级部门负责人策划这个新标准也是这个时间!!或者为什么不把33001标准的标题改为充电模块,18487.1的标准标题改为直流充电桩呢?这样高大上的“标准”里面的称谓和民间称谓将统一起来。
 
         重要的是,华为策划推动的新标准也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归口的。 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真的有必要有两个几乎雷同的标准吗?
 
         社会资源不可以这样消耗。上纲上线一点,这是当今社会之恶。
 
         我们知道,在通信行业一直有很多标准之争,譬如CDMA、GSM,无线充电也曾经有过三种标准之争,那些标准代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而充电模块的这两个标准之争,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不代表了新的技术路线!制定新标准的理由仅仅是充电机和充电模块是两个不一样的东西? 一个是Charger,一个是Charging module or Charger module?  
 
         其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标准,在我心中本来充满了神秘和权威。但标准变成了利益和名利场裹挟的道具,诚当拿出“皇帝的新衣”中那个小孩的道德勇气和常识勇气,将之道破。
 
         具体操作充电模块业务的华为三级、四级部门负责人能坚持多久?  老任的下面这篇讲话已经给出了答案,虽然市场人士云:华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华为要么接受低利润的长期折磨,坚持一段时间之后老任再敲打一下后退却; 要么起草新标准来追求高利润。问题是:市场将给出另外的答案,除了任正非的答案。市场会为莫名其妙的“标准”买单吗? 不排除体制内的企业可能会,但更将市场化的充电设施市场不完全是体制内的市场。
 
         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充电桩之芯将成为充电模块的代名词。这将是市场选择的,不是标准的权威面具选择的。市场将筛选出最可靠的充电模块,市场将选择最可靠的充电模块—充电桩之芯。
 
         “笨蛋,问题在可靠性!” 不要放弃充电模块作为电源的这个本质。

来源:高斯宝电气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