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电池龙头老大宁德时代来说,不是一个好的苗头。
宁德时代10月21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净利润94.24亿元,同比增长188.42%。而LG新能源公司此前披露的第三季度营业利润预估仅为5219亿韩元(约合3.695亿美元)。
尽管目前两者净利润相差悬殊,但LG新能源向上攀升的势头十分强劲。根据三季报预告,LG新能源第三季度销售额增长89.9%至7.64万亿韩元,超过6万亿韩元的平均预期;净利润虽然比宁德时代少太多,但是上年同期亏损3728亿韩元。
现在,真正有实力能与“宁王”一竞高下的,也只有LG新能源一家。
在今年1月10日,LG新能源CEO Kwon Young-soo在IPO媒体交流会上表示,考虑到手头上的电池订单积压非常多,预计其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第一。
敢公开叫板“宁王”,LG新能源的底气来自全球客户的大量积压订单,而宁德时代的主战场在中国,是一家借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风口而壮大的公司。
如果从全球化布局上来讲,LG新能源存在着有颠覆的可能性。
“宁王”挑战者
LG新能源不是一家新公司,它拆分自LG集团旗下最重要的部门之一——LG化学。得益于LG化学在电池业务方面的多年耕耘,LG新能源自成立以来就是规模庞大的电池供应商,韩国媒体称其是仅次于我国宁德时代的全球第二大电池制造商,可以说LG新能源是一个踩在巨人肩膀上的“电池巨兽”。
在2021年5月,不足“半岁”的LG新能源以5.7Gwh的新增装机,成功超越了宁德时代,拿下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世界第一的宝座。让“宁王”见识到了这个后来者的凶悍。
今年1月27日,LG新能源正式上市交易,IPO每股发行价30万韩元,刷新韩国IPO最高记录。可以说LG新能源的此次IPO,是LG新能源挑战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前奏,LG新能源CEO也在这场IPO会议上表示,“2021年三季度末在手订单总额186万亿韩元,约合1万亿人民币,将很快击败宁德时代”。
的确,此次IPO进一步加快了LG新能源在全球的扩张速度。招股书中,LG新能源明确表示,本次募资除了计划研发新品和建设智能工厂以提升产品品质外,其余全部用于扩产。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向其在韩国、波兰、美国和中国的电池工厂投资8.85万亿韩元,将产能提高近2倍,达到400GWh。
从诞生之初,LG新能源走的就是全球化路线,独立之后的目标更是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方案提供商”。其客户多来自北美、欧洲和韩国,客户结构上美系、欧系、日韩系供货份额也相对均衡。
在2020年,随着欧洲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和国内疫情的影响,主战场在欧洲的LG化学(LG新能源前身)曾经在第一季度及7月两度打败宁德时代,登上排行榜第一的宝座。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区登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为81.2GWh,其中LG新能源的装机量为26.8GWh,市场份额达到了33.1%,位列第一。宁德时代装车量为5.3GWh,市场份额为6.5%,仅排名在了第五位。当年宁德时代财报显示,它在国内的业务收入高达424.12亿元,但是在海外业务收入仅有79.08亿元,海外业务的营收能力仅占全年总营收的15.71%。
除了欧洲新能源市场的因素外,打入特斯拉供应链这一决策也为LG新能源的逆袭提供了重要助力。在SNE Research的报告中,其将LG新能源逆势登顶的原因归结为LG新能源在中国产特斯拉Model3、雷诺ZOE、奥迪e-tron上的良好表现。
2021年5月,宁德时代再度被LG新能源逆袭。但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宁德时代再没有让LG新能源赢过。在多家研究机构的多次排行榜中,LG新能源的全球装机量始终屈居第二。但LG新能源的威胁,始终伴随在宁德时代左右。
LG新能源海外市场逆袭
根据最新数据,今年1-9月,宁德时代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中占比高达47.51%。而在全球市场,宁德时代年内市占率已达34%,远超第二名LG新能源14%的份额数据。
但是如果将中国与其他地区区分统计,就会发现,宁德时代95%以上的产能销往国内各大品牌车企,包括国产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南北大众、吉利汽车、理想汽车、东风汽车、长城汽车、华晨宝马等公司。在今年1—7月中国以外地区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LG新能源仍然以31.1GWh排名第一,宁德时代仅位列第三。
在全球布局上,宁德时代始终落后LG新能源一步。作为一家全球动力电池巨头,过于本土化让它的“成色”略显不足。
而LG新能源的全球战略驾轻就熟,尤其在欧洲和北美,获得了大量订单。LG新能源也深谙合作的精髓,它不像宁德时代大规模投入资金自主建厂,而是多与当地车企合作建厂,这不仅减少了它的投入,还提前锁定了订单。
随着欧洲布局基本完善,北美市场正逐渐成为LG新能源的新战场。据了解,LG新能源计划在北美新建4座合资工厂,从而到2025年在该地区拥有6家工厂。
目前,LG新能源在美国拥有两家工厂,其一在密歇根州独立运营,另一家在俄亥俄州与通用汽车合资运营。未来,LG新能源将与通用汽车在田纳西州和密歇根州新设两家合资工厂;与Stellantis合资在加拿大成立一家工厂;与本田汽车在美国新设一家合资工厂。该计划将在未来三年耗资近140亿美元,这将使得LG新能源在北美市场的产能占比从当前的7%提升至45%。
车企一旦选定供货商,合作都是相当稳定的,因此抢先一步扩产在市场竞争中就抢占了先机。北美市场正处于发力阶段,如果LG新能源如期实现了产能占比45%,宁德时代后期再想进入就会阻力重重。
此外,在宁德时代的大本营,LG新能源也开始发力,为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配套动力电池。据了解,LG新能源在华全资子公司爱尔集正在为吉利豪情汽车供应动力电池。预计未来,LG新能源或将开拓更多中国本土车企客户。
目前,宁德时代还能利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优势,但欧美汽车市场也都已经确定了纯电是未来主流发展方向。这也就是说,在未来市场积极发展的情况下,LG将拥有更多的动能和更大的市场规模。
国际市场狭窄待解
说宁德时代“本土化”并不准确,因为宁德时代一直在进行全球布局。只不过,相比LG新能源,“宁王”的全球版图显得太小。
从宁德时代的产能规划来看,目前建成及规划在建的500Gwh产能中,超过98%的产能规划都在中国。宁德时代目前唯一规划的海外工厂,是2019年开始动工建设的德国图林根工厂,规划产能为14GWh(未来计划建设100GWh)。此外,波兰正在考察选址中,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地是否建厂以及何时有规划都还处于未定状态。
欧洲及美国等主要动力电池市场,目前主要的市场份额被韩国和日本的电池企业占据。
为什么国内霸主“宁王”在海外难以施展拳脚?
首先,与LG新能源相比,宁德时代只是一家从中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而LG新能源背靠的是韩国LG集团,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上世纪就实现了全球化布局,在171个国家与地区有300多家海外办事机构。LG新能源的前身LG化学在上世纪80年代就通过积极的海外投资,开始步入跨国企业的行列,在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均设有生产基地。有了前面几十年的不断开拓和积累,还有十几年在动力电池技术上的投入,LG新能源在欧美的接受度显然比一个突然崛起的中资企业强,有着先入为主的优势。
且世界500强企业本身在企业管理、商业规则方面更接近于西方治理体系,这使得欧美企业与LG新能源合作起来更“适配”一些。而中国企业首次出海,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政策、法律,本身要承担更多风险,在企业合作的某些方面还需与本土企业磨合。
在海外,宁德时代面临一些客观不利因素,主要是不同国家在产业扶持上各有各的“算盘”。今年宁德时代据传被美国制裁,市值因此蒸发几千亿。尽管宁德时代后来正面辟谣,但是也反映了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目前,动力电池的全球化正在走入迷雾之中,就连LG新能源也面临地缘优势削弱的问题。
9月23日,LG新能源宣布首次与三家加拿大矿企合作,采购原材料,原因就是该国要求生产本地化。宁德时代如果要在欧美建厂,很可能面临全产业链的海外重建,这需要产能和原料的统筹安排和一笔巨额支出。而且欧美车企也不是等着电池企业上门服务的,欧洲传统汽车品牌如宝马、大众、美国特斯拉等也在着手布局自己的电池厂家。这些“合作中对抗”的关系,都需要在出海前确定应对策略。
因此,宁德时代显然在观望和试探,相比路铺好了的LG新能源,宁德时代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自然谨慎。
除了被美国制裁传闻,宁德时代的电池相较于友商更贵,以及在车辆发生自燃后宁德时代拒担责任的处理方式,让宁德时代在与欧美车企合作中口碑不佳,给市场开拓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承担责任这件事上,LG新能源做得更让人信服。2021年7月底,通用汽车宣布将从全国范围内召回2017至2019年生产的近6.9万辆Bolt电动汽车。通用称,召回车辆均搭载了韩国LG化学生产的电池,这些电池在充满电或即将充满电时,存在起火隐患。在此之前的10月初,同样是因为LG化学的动力电池问题,现代汽车宣布召回从2017年9月29日到2021年3月13日生产的25558辆KONA EV电动汽车。
最终,LG化学向通用汽车支付了高达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亿元)的巨额赔偿金,以赔偿其因电池起火风险而召回雪佛兰Bolt电动汽车的召回成本和费用。现代汽车的召回费用则由LG化学承担了70%,公司因此损失超50亿元。
基于LG化学的解决态度和赔偿,召回事件并没有影响到通用汽车和LG的合作关系。通用汽车底特律工厂正在推进与LG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两者在美国俄亥俄州和田纳西州投资新建的两家动力电池工厂也在稳步推进中。
相比之下,宁德时代因为拒担责任,与广汽就汽车自燃责任问题闹掰,就多少显得有些缺少大企业的担当。
为了补齐国际市场的短板,目前宁德时代正积极在欧美布局,已经获得福特Mustang Mach-E车型和福特纯电皮卡F-150 Lightning的磷酸铁锂电池包订单。
此外,与日韩企业较为单一的提升电池高能量密度的技术路线不同,宁德时代的技术路线包含了高能量、快充和高性价比三个大方向(CTP、高镍、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以结构创新实现成本突破,这是日韩企业所缺少的。
虽然宁德时代在国际市场开拓上略逊一筹,但对其当下发展的影响并不大。不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何在国际市场获得突破,事关宁德时代未来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