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海宁市在新能源发展的基础上,率先出台多部储能政策,并借助国内领先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控制技术,在储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建成企业级用户侧储能300千瓦/676千瓦时,在建项目已超过1000千瓦/7000千瓦时。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海宁市将并网新型储能项目18万千瓦,其中大部分为分布式储能。 “分布式储能数量多、分部广,如何将这些分散的资源‘聚合’在一起形成规模效应?聚合商模式的形成,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说单个储能是一个“充电宝”,那么控制着诸多“充电宝”的聚合商就是一座虚拟的电厂。 据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这些“充电宝”和“电厂”通过接入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以充放电的形式参与电网运行的灵活调度,实现“可观、可测、可控”,最大程度优化电网资源配置。当电网存在供电缺口时,系统策略自动使储能放电,当新能源发电高峰时,把多余的电就地存储,削峰填谷。
除了资源和技术的整合,储能聚合商还扮演了在用户和电网之间的“中介”角色。“成为聚合商对我们来说是巨大利好。”芯能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拓展了业务范围,有利于满足终端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形成规模优势,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可以整合资源统一参与电力辅助市场,通过响应电网需求等方式来获得收益,把握风口,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发展储能,能最大最优地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从而提升能源清洁化水平,助力‘双碳’。”海宁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人员介绍,包括分布式储能聚合商等多种形式的储能发展,将有助于加快打造储能产业在内的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据了解,为避免储能产业野蛮无序增长,海宁的储能产业将在政策主导下,发挥市场化优势,首批分布式储能聚合商名单将在近期发布,突出少而精,以精细化增长助推海宁新型储能产业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