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碳中和大背景下,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如何持续健康发展,受到各方强烈关注。2月28日,CCTV-2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播出《光伏产业链调查》专题报道。在集团品牌管理中心统筹下,央视记者就光伏产业如何降本增效、强化协同等热点问题,采访了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刘汉元主席。
央视报道指出,光伏产业链按先后大致可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四个环节,最末端为发电系统。目前,通威已形成了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对于光伏产业链下游企业如何降本增效,刘汉元主席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电池片环节,我们鼓励团队把这个环节的技术研发、产品性能、成本做到更好,能够为组件生产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通威太阳能智能制造生产车间
央视报道同时也指出,随着光伏发电应用范围扩大,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不少企业纷纷扩产。2021年,至少有13家硅料的上下游企业宣布了多晶硅新投产、扩产计划,总规模高达209万吨。除了直接投资扩产之外,下游的龙头企业也参股硅料环节,保障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去年2月份,通威股份与晶科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投资年产4.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以及开展相应供应链合作达成共识。
刘汉元主席接受记者采访
对此,刘汉元主席表示,我们倡导行业专业分工,优势互补,这样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商业生态。从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错位竞争,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无差异化地竞争。这也是100多年工业革命以来,分工理论实践的结果。如果能够形成这样一种总体态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发达国家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之间互相能够结伴同行,走得更健康、更坚实,带给国际能源转型更多的支撑。
永祥新能源主控大厅
央视报道提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预计,到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每年86万吨以上,比上一年度增加34万吨。今年的硅料供应大约可以满足全球225GW左右的光伏终端装机。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产业作为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主力军,受到广泛的关注,并不断迎来行业利好政策。去年以来,CCTV-2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正点财经》《经济半小时》等栏目已连续5次采访播出《光伏产业链观察》《光伏行业调查》《农村里的“光”生意》等专题新闻,聚焦中国光伏发展速度和通威新能源产业发展实力。
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主席将认真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参与国是,并在会上围绕可再生能源相关发展问题提出合理建议,继续为光伏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鼓与呼,积极助推我国能源转型升级和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