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大雪过后,中卫市西部的腾格里沙漠显得平静而神秘,可是在沙漠南端却是另一番风光,百万块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连绵不绝,形成了一片蓝色海洋。光伏板下,小草窝在雪中等待春天的唤醒。中国华能集团是最早一批入驻中卫沙漠光伏产业园区的央企,将人迹罕至的生态负资产盘活成为风光无限的绿色能源基地。

目前,中卫沙漠光伏产业园区预计年可新增上网电量27.93亿度,实现产值71亿元,与此同时,中卫市还在5A级沙坡头景区与沙漠新能源产业带之间建设沙漠绿洲旅游区,实现了新能源及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激发了光伏企业点沙成金的灵感,宝丰农光一体化产业基地,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农光互补电站,过去这里曾是一片荒漠,现在是绿草原、蓝海洋,在光伏板下万亩枸杞和苜蓿成为了移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共解决劳务用工达10万人次,为每个农户增收4万多元。据统计,这一项目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4万吨,相当于种植了8900多万棵树。
光伏+农业、光伏+工业等五大产业体系让新能源发电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新能源已经成为宁夏新增电力装机主体。宁夏是全国首个风电和光伏发电能力超过全网用电负荷的省级电网,新能源电力装机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十四五”末,宁夏将实现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50%的目标。


光伏+农业、光伏+工业等五大产业体系让新能源发电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新能源已经成为宁夏新增电力装机主体。宁夏是全国首个风电和光伏发电能力超过全网用电负荷的省级电网,新能源电力装机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十四五”末,宁夏将实现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50%的目标。

宁夏鼓励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投资建设储能设施,采取光储、风储藏、风光储等一体化开发模式,促进新能源消纳,在宁夏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共享储能项目即将开工,把“靠天吃饭”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从而突破传统电力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供需约束,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利用效率和消纳水平。


今年1月3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明确将“宁电入湘”、贺兰山至华东特高压工程等作为“十四五”大基地外送通道,支持宁夏建设2800万千瓦腾格里沙漠基地东南部新能源基地,尤其是“宁电入湘“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工程配套新能源装机1300万千瓦,可为湖南省增加六分之一的用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