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动轿车用户在住家附近缺少停车位和充电桩是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一大拦路石。所以,新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如能同步配套建设私人停车位,并优先保证电动轿车用户安装充电桩,就可以免除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难"的焦虑,提高电动轿车使用率,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
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已对充电设施已提出明确方向,以使用者居住地、驻地停车位(基本车位)配建充电设施为主体。
雄安新区是当前最受重视的新兴城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也为了给其他新兴城市做个好榜样,理应在城市发展规划中重视电动汽车停车位和充电桩的建设。条件最为有利,机不可失。
我国当前和未来的大量新兴城市以及现有城市的扩大化、城镇化等过程中,都把私人电动轿车-停车位-充电桩三位一体地发展好(可简称位"车-位-桩三相随"),对于城市大气环境、节约石油和汽车产业转型都有很大的贡献。
对电动轿车用户而言好处很多。用户可在回到夜间固定停车位后就将电动汽车与充电桩接上,等待充电桩自动在谷电时段内完成充电;次日用户把已经充满电的汽车开走,极为方便,免除了专程去充电站而花费的里程和时间。电网按谷电价格收费,每年每个充电桩电价差值平均可达千元左右(按每年行驶里程两万公里,用谷电2500度的差价估计)。固定停车位的夜间自动充电桩,专对固定的电动汽车充电,无须应对通用性,功能简化。可用壁挂式充电桩,占空间小,价格低,充电桩单价约两千元,技术已成熟。电动汽车可视为2~3千瓦的家用电器,通过市电插座,自动用夜间谷电慢充电5~7小时,足够补充上班族每日上下班的行程所耗电量。
全国每夜约有十亿千瓦时谷电,可供数千万辆电动汽车充电之需。随着核电、风电和太阳能的迅速发展,谷电还会迅速增多,既适应电动汽车逐步增长的需求,也对电网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