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国际车展,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宣称:“昨日是今日之回忆,明日是今日之梦想。此时此刻,全世界正在静候一个新时代的揭幕,静候一个新纪元的开场,那里蕴藏着跨跃式发展的巨大能量。北汽人将满怀必胜的信念,高擎创新的利剑,破门而入,赢得先机!”
徐和谊所指之处的两个关键点在于一个是“新纪元”,另一个是“赢得先机”。透析背后的内涵,可以解读出目前中国汽车企业转型升级与创新求变的未来发展目标:在新的时代里,中国汽车企业要有一个领先的地位;北汽须要抢占先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均超过2800万辆,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亮眼的数据与成绩说明中国汽车在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必须正视的是,虽然经历几十年的向好发展,可中国汽车企业与国际汽车企业的差距依然存在至少五年到十年的追赶期。
在传统汽车工业发展相对薄弱的基础上,如何反转与国际汽车企业的竞争优势,使落后于人的中国汽车企业在未来发展顶层设计上尽快找到答案,无疑成为中国汽车企业在工业4.0时代突围成败的关键。
而随着“互联网+”及“智造”趋势的火热发展,中国汽车企业迎来了摆脱传统汽车核心技术压迫的战略机遇,中国汽车企业的智能化发展的路径也随之明确,也为中国汽车企业赶超国际汽车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新契机。
汽车企业要“智造”自身优势
在2017上海国际车展上,多款智能车型的亮相再次证明:汽车发展格局即将被智能化打破。注意的是,智能化不再是口号,而是即将落实到技术转化成果的应用阶段。
本届车展,北京汽车展示了一款智能驾舱,此举证明北京汽车在智能化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同时,在亮相的2.0时代的自主品牌产品中,北京汽车也将智能化、互联化及可感官品质接驳到应用中。自主2.0时代重要任务是打造叫好卖座的“经典产品”,在设计上注重“颜值”的提升和家族化设计,同时在车内人机交互上做到全方位提升消费者的感受。而本次车展首次亮相的全新绅宝D50是北京汽车自主首款2.0车型,也是一款A级三厢家用轿车。该车型依托百度CarLife新一代手机互联平台,支持Android+IOS双系统;采用自然语音控制技术,云端在线服务,智能语音导航,对接热门APP,实现导航、蓝牙电话、音乐信息交互,实现智能化,突显“舒适、科技、时尚”的特质。
时不待我。在智能化发展方面,国内北汽、广汽、吉利、上汽、长安、比亚迪等企业已经开始加速布局,并实施了相关发展战略。徐和谊在提及智能化发展战略时表示,做汽车不走智能化路线,不发展智能技术运用于产品上,早晚会被淘汰出局。
2017美国CES展上,北京汽车全面推出了“NOVA-PLS”智能化发展战略,将Level1到Level4的发展路线图绘制得非常清晰。未来瞄准智能驾驶NOVA-Pilot、智能网联NOVA-link、智能座舱NOVA-Space等内容,北京汽车将构建完成围绕汽车的全方位智能化体系,为出行与城市生活打造系统化智能工具。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传统行业进行颠覆,发展轨道也逐步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演变。如果中国汽车企业在智能化领域能做得更好,就很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面。
汽车智能化产业的激情已被点燃
“就像智能手机和传统手机使用对比一样。智能化的体验一旦习惯了就很难再改变,智能化很快将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首选标准”。徐和谊在谈到智能汽车未来发展时表示。
目前,北京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北京汽车与百度、松下、科大讯飞等国内外力量展开强强合作,全力以赴在智能化方面进行突破。为此,北京汽车计划在今后的两年内实现量产具备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刹车以及半自动泊车的车型(L1级别);2018-2019年实现量产L2级别自动驾驶汽车;2020-2025年间实现量产L3以及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2025年以后逐步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和推出。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智能产业市场,智能汽车是市场潜力巨大的行业。据麦肯锡公布的“展望2025决定未来经济12大颠覆技术”研究报告中,智能汽车预估潜在经济影响为2000亿到1.9万亿美元,如此丰厚的发展前景,足可以迅速点燃世界汽车企业的发展激情。对于消费者而言,除了便捷,智能化的舒适体验外,驾驶智能汽车可以减少50%-80%的汽车交通安全事故,每年可拯救3-15万人的性命。
面对未来发展制高点,全面掌握汽车智能化核心技术,让中国汽车产业在新的发展格局中不再受限于人,无论在国家政策还是企业发展战略上须“赢得先机”。在今年两会上,国家领导人指出,推动传统产业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而在《中国制造2025》中也明确提出了加快汽车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
不再是顺应潮流趋势发展,而是率先创新求变,果敢抓住发展机遇,这就是中国汽车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全球以智能化为新发展诉求下,北京汽车开始从制造向质造和智造演进,目前无论从产业格局上还是“智造”技术上,北京汽车逐渐向制高点迈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