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经济日报》等媒体报道,英稳达因11月30日财报资产不足清偿其负债新台币22.17亿元,将在当天下午向桃园地方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英业达财务长游进宝在记者会上表示,当前全球电池市场竞争厂商低价竞销,加上太阳能产业景气不佳,英稳达已经缩减营业规模;而疫情持续严峻,太阳能产业更加低迷,虽缩减营运规模,仍难以承受亏损扩大。
同为华资企业,同样遭受美国对华光伏双反,大陆的太阳能电池厂商近十年来越反越强,而台湾太阳能企业近十年来不仅没有进步,还举步维艰,哪怕是那些早就在大陆设厂的台企。
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家生产太阳能电池的英稳达。
2010年,英稳达科技公司成立,为英业达集团旗下子公司,英业达持股比例近49%,为英稳达最大股东。英稳达主要从事高效能硅晶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2010年前,大陆的太阳能企业还刚从组件代工起步,并逐步开始进军更高技术含量的太阳能电池领域。彼时台湾电池企业如茂迪(Motech)在行业内仍具有相当的领先地位。英稳达宣称:拥有最先进的硅晶太阳能电池片制程技术与全自动化生产设备,能够同时达到大量生产与质量稳定的要求,业绩稳定成长,是台湾排名前五大的电池片制造商,客户分布遍及亚洲、欧洲和美洲。
2011年起,美国开始实施对华光伏双反,并于2012年起正式实施,这对于台湾太阳能电池企业来说,这可能是其最好的发展机遇。通过将在台湾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以来料加工的形式在大陆组装成组件,再重新出口,台湾太阳能电池厂商获得了巨大的贸易机会。彼时,将进口的多晶硅料以来料加工的形式生产成电池,再组装为组件,也可以规避美国的光伏双反。
然而,最好的日子却也是最后的好日子。
2014年起,美国对华实施光伏二次双反,将台湾地区生产的电池也列入到关税行列,而中国也对美国的多晶硅实施二次双反,彻底堵死了来料保税贸易加工的门。
尽管如此,利用两年双反赚取的利润,英稳达在2014、2015年间有较积极的扩产行动。
2015年11月,台湾太阳能电池厂英稳达宣布将出资新台币4.83亿元购买组件厂英懋达48.47%的股权,正式合并英业达旗下的两家太阳能子公司。
同时,英稳达也宣布扩产计划,将产能950MW扩到1,350MW,主要生产一般多晶电池,并出货给天合光能等一线中国大厂。此外,英稳达还积极开展N-type电池的研发,2016年英稳达跃升为GW等级的台湾一线厂商。
2015年起,大陆开始实施光伏领跑者计划,大陆组件厂商如天合、晶澳、晶科等组件业务迅速增长,产能快速提升。而太阳能电池始终被认为是产业链利润和技术含量最大的领域,因此一线组件厂在寻求外部供应的同时,也大力开发自己的电池产线。除了组件厂自己的产能,一些专门从事电池生产的企业如通威、爱旭、润阳、苏民等也纷纷成立。
而过去十年来,台湾地区的太阳能政策却并没有什么亮点,面对美国的双反,台湾本地政策没有丝毫有价值的应对。
大陆电池厂商的挤压,加上管理、规模、融资等各方面的限制,台资太阳能电池厂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随着大陆2018年5.31光伏新政又一轮政策性寒潮的到来,台资太阳能企业成为大陆电池供应商的第一批被淘汰者。
由于全球的组件制造基本上都被大陆厂商掌控,台资企业也开始失去太阳能电池的海外市场,英稳达等一批台湾太阳能电池企业开始面临生存的危机。
2019年2月,台湾《苹果日报》报道,英业达集团旗下太阳能电池厂英稳达为求生存,一口气解雇百名员工。
2019年4月,英稳达子公司E-ton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股票停牌,当地媒体Digitimes透露,该公司计划出售其在台湾南部的三个闲置设施中的两个。E-ton 2018 财年收入 17.88 亿新台币(5,790 万美元),2017年同期为 41.78 亿新台币,2016 年为 39.20 亿新台币,2019 年一季度总营业额仅为新台币 1.2 亿新台币。
而随着太阳能业务的下滑,大股东英业达也开始逐步坚持英稳达的股份。本次英稳达宣布破产时,媒体报道称英业达持仅有英稳达17.65%的股份。
英业达表示,此前已提列英稳达的损失,这次英稳达宣告破产。业界认为“是此太阳能事业的投资,做一个结束”。
与英稳达相似,另一家行业熟悉的太阳能电池企业,台湾茂迪(Motech)最近几年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地位也在下滑,从领军企业成为偶尔被谈起。好在茂迪当年投资于江苏昆山,十年过去,茂迪将投资改到了安徽马鞍山,正应了那句话,制造业辛苦十年,幸亏当初圈了块地。
物伤其类,兔死狐悲,英稳达宣告破产之际,双反下的台湾太阳能产业也步履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