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此次T“动力”的最大亮点是其控制总成。它体重不到35公斤,体积是同类控制总成的一半,宽度仅为A2打印纸大小,是一款国内体积最小、集成度最高、最可靠的控制总成。据介绍,该款控制总成主要由八块功能单元构成,经过深度集成后,体积和重量均较同类产品下降了一半,分别为0.05立方米和35千克。
T“动力”的控制总成相较于前几代,瞬间功率大、调速范围宽,转矩密度大,可满足新能源客车在不同路况下的瞬间启动和加减速需求,还能帮助车辆爬上40度的陡坡;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安装拆卸,易于维护保养……

奥秘就在于“基因”足够强大。追溯到T“动力”产业链的上游,这款控制总成装上了代表自主化水平最高的“高铁芯”——IGBT,有了这颗“高铁芯”的加持,产品内部所需的所有电控单元全部由中车电动自主设计、生产、验证,从源头上确保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自主化水平直指国际领先。
商用车电驱动领域全球领先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的关键是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零部件。其中主要执行机构则是电驱动系统,用于完成踏板监测及响应、车辆速度控制、能量回馈等控制任务,技术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跑得好不好。
早在“十五”期间,我国便已明确了研究商用车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的重要性。通过十多年的持续研发,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的电驱动的大批量运用,实现城市公交及物流车,实现了低排放、高节能。

作为国内第一家获得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中车电动依托于高铁50多年的技术积累,通过技术融合、优化和创新,不断巩固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先锋位置。自2007年公司成立至今,T“动力”经历了五次更新换代。第一代产品批量化生产后,成功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用纯电动大巴,标志着我国新能源电驱动系统正式迈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从第四代开始,中车电动改变设计语言,控制总成原本的分立式结构被集成后的箱体结构所代替,整体重量减轻了30%,能耗降低50%。
不仅如此,受益于高铁技术的积累与分享,中车电动以母公司中车株洲所自主化IGBT投产为突破口,进一步打通了元器件IGBT、电机控制器关键部件、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形成了自主研发、生产、检验的完善管理体系,让T“动力”成为货真价实的“中国造”,也奠定了T“动力”竞争世界第一梯队的实力基础。
一跑就是十年
经过十年努力,中车电动现已成为集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于一体,具备研发、制造和检测能力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公司。至2016年底,中车电动向全球市场贡献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超过2万辆,驱动电机和充电机等关键零部件超过5万台(套)。
现如今,投运在株洲公交“T2杨莉专线”上新能源公交车,一跑就是十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车电动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和整车运行更可靠、更高效、更安全。

中车电动总经理助理唐广迪介绍:“行驶中,各类信息会全部汇总到控制大脑。电驱动系统则响应由‘大脑’主控制器发出的指令。比如判断为绿灯则会直接通过,如认为到达路口为红灯或黄灯,则会提前减速,直至路口停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自动驾驶客车会依情况紧急程度,采取不同的减速度进行制动。”
正是这样一颗小身材、大智慧的T“动力”,日后将迎来更大的市场舞台。根据规划,至2027年,中车电动将形成新能源客车、智轨列车、新能源专用车、驱动系统和电池Pack五大业务版块,实现大中型客车销售3万辆、智轨列车2000列、新能源物流车30万辆、外销驱动系统30万套、电池20GWh,成为全球绿色交通领导者与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