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GB/T33598-2017《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简称“拆解规范”)国家标准宣贯会在张家港中联粤海国际酒店举行。该规范于5月17日公示发布,2017年12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宣贯会由汽车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标准化协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刘彦戎主持。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前后,我国纯电动(含插电式)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17万吨,随着而来的动力回收压力也将越来越大。此次发布的《拆解规范》对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安全性、作业程序、存储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要求,以期解决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可持续发展痛点。
“《拆解规范》主要针对动力电池单体,其拆解需要经过三步:预处理、包(组)拆解、模组拆解。” 曹雄指出,其中,预处理需要经过采集信息、处理冷却液、绝缘处理、拆除部分部件及录入信息等步骤,以保证安全,并为后续处理提供经验。
湖南邦普汽车循环有限公司新能源服务部负责人曹雄
随后,曹雄就《拆解规范》中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的场地、设备、人员操作、安全性及储存和管理等各方面要求逐条进行了解读。她强调,生产企业在设计动力蓄电池时应考虑可拆解性、可回收性等绿色设计。而回收、拆解企业应具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如经营范围包括废 旧电池类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等。按照生产企业提供的拆解信息或拆解手册,制定拆解作业程序或拆解作业指导书,进行安全拆解。
“《拆解规范》在行业属于中等水平,对于正规拆解企业来说,里面的一些技术条款,都是基本的。”曹雄指出,该规范不是强制性的,需要企业加强自控力,未来应该会有进一步的法律出台去进行约束。
曹雄介绍称,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包括整车企业、蓄电池成产企业、检测机构和研究院产生的报废电池、实验电池等。“对我们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和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占邦普回收电池总量不到10%,还做不到盈利,企业主要靠消费类电池盈利去弥补动力电池回收的亏损,但未来两至三年内有望实现盈利。”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张铜柱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张铜柱指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前景广阔,但是国内该领域仍属于起步阶段,目前包括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企业、电池回收企业都已开始布局。为了规范市场,除了已经发布的《拆解规范》,《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简称“余能检测”)也有望年内批准发布。此外,拆卸要求、包装运输等规范也在制定中。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负责人谢英豪
宣贯会上,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负责人谢英豪介绍了《余能检测》相关内容,他指出,余能检测规范出台可规范车用动力电池的余能检测作业;为评价动力电池余能提供评价依据;方便企业之间及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为促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提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