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到海,海上风电成新贵
海上风电,通常是指水深10米左右的近海风力发电。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资源,不受地形地貌影响,且风速更高,风能资源更丰富,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更大(3~5兆瓦),年利用小时数也更高。相对应的,海上风电的建造技术难度也更大,成本基本是陆上风电的2~3倍。
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建成了亚洲单体容量最大海上升压站,敷设了国内首根大容量光电复合海缆
风电作为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的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深受世界各国重视。我们中国幅员辽阔,也拥有着格外丰富的风能资源,据有关机构测算,中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4亿千瓦,其中,仅海上的风能储量就超过8亿千瓦,这些海上风能就集中在东部沿海。
相比陆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大西北地区,东部沿海的海上风能更靠近我们电力负荷高的东部地区,这里经济发达、电网结构较强、又缺乏常规能源,所以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要知道,我国发电能源的地理分布,也存在一条“胡焕庸线”——生产电力的能源主要集中在西部,而电力需求却主要集中在东部。
这种“能源错配”的问题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即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而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恰恰最缺能源。而风电发展由陆入海,有可能为我国解决能源错配提供一个突破口。这便是大势。
当然,由于风能开发的狂飙猛进,陆上风电、光伏已基本被“圈占”完毕,海上风电在东部的异军突起,或将是打破这条“电能胡焕庸线”的新尝试,也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发展前景的新贵。比如东海大桥风电场年有效风时超过 8000小时,投产后满负荷小时数可达到2600小时以上,发电效益高出陆上风电场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