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发布的一组数据侧面印证了这一市场的“火热”行情,2023年1-5月,国内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11.5万吨,超过去年全年总量10.2吨,国内已建成1万余个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
据中汽研预计,到2025年,国内需要回收的动力电池将达137.4GWh,约110万吨。而根据中信证券的预测,2027年全球电池回收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加之新能源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锂价在过去两年时间内飞涨,吸引整车厂商、电池供应商、原材料企业躬身入局。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300750)、格林美(002340)、芳源股份、振华新材等产业链企业宣布加码和进军锂电池回收;另外,包括吉锐科技、西恩科技、岷山环能等多家从事锂电池回收的企业踏上IPO征程,为方兴未艾的锂电池回收赛道再“添一把火”。
但随着“蛋糕”做大,行业格局“小、散、乱”、回收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天眼查APP显示,最近一年内新成立的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超4万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比不足20%。截至目前,工信部“白名单”企业仅88家,市场上仍有大规模名单之外的“小作坊”企业。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也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涵盖了从专业的电池回收企业到传统的废品回收企业,甚至一些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参与电池回收领域,这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表示,企业之间争夺资源、技术、渠道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或是未来行业洗牌中胜出的关键因素。
“废品”背后的千亿蓝海
众所周知,手机等数码产品的电池容量,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通常使用寿命在两到三年左右。与其情况相近的是,作为新能源车“心脏”的动力电池,也有固定的循环寿命。
根据国家规定,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就要面临退役、被强制回收。那么,退役后的废旧动力电池有何价值?
据了解,当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有梯次利用和回收提取原材料两条路径,前者属于轻度报废,将退役电池回收筛选,用于储能、低速车、太阳能路灯等对电池性能要求不高的领域;后者则属于重度报废,即通过化学方式提炼废旧锂电池材料中的锂、镍、钴、锰等贵金属达到循环再利用目的。
锂资源的价值自不必多说。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的带动下,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度飙升至60万元/吨,废旧电池回收的经济性也同步提升。去年7月,国内头部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格林美曾在互动平台透露,该公司动力电池回收的碳酸锂比原矿成本低10%以上。在此期间,含锂废料的价格也“水涨船高”,甚至一度贵过新货。
从保障资源角度来看,我国的钴矿、镍矿、锰矿和锂矿储量仅占全球总储量的1%、3%、4%和7%。据华安证券(600909)研报,废旧动力电池金属含量丰富,是优质的城市矿山资源。“以三元系材料为例,每回收100g三元动力电池,可以回收12g 镍、5g钴、1.2g锂、7g锰,而其他类型的动力电池也可回收数量不等的镍、钴、锂、锰等金属,废旧电池有色金属的含量远高于原生矿。”华安证券研报称。
另外,从环保角度看,动力电池中含有的镍、钴、锰等金属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损害,若废旧动力电池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因此,对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的意义凸显。
在新能源车产销两旺、第一波动力电池退役潮将至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回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中信建投(601066)近日发布的一则研报显示,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16GWh,2021年开始翻倍增长2022年达295GWh,复合年均增长率超50%,按照5-8年的电池服役年限进行估算,预计2026年前后动力电池报废量急剧增长,报废总量超过100GWh,2032年之后则有望进入TWh时代,2022年至2035年CAGR达到33%,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将保持长周期景气度。根据估算,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在2030年前后达到千亿规模市场空间。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前期第一二批次新能源汽车的相继到了换电池周期,锂电池回收行业发展迅速。虽然今年来碳酸锂价格回落对电池回收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但是这是仍大势所趋的热点。”北京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投资人董新蕊对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