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创能源董事长潘多昭访谈记

发布日期:2023-07-13

核心提示:储能到底有多火?此前的轰动一幕,是4月初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一家储能超级工厂。这条崭新的赛道,才不过短短一两年时间,就
储能到底有多火?此前的轰动一幕,是4月初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一家储能超级工厂。这条崭新的赛道,才不过短短一两年时间,就已经挤满了VC/PE投资人,2023年4月份,更有多个融资额超10亿的事件发生。
 
而与此同时,用户侧工商业储能的投资价值也已被广泛认可。据清新资本研究报告,2021下半年电价改革后,工商业储能已全面实现经济性回报,工业用电量测算的用户侧储能TAM将达到约6万亿元。
 
作为聚焦在用户侧工商业储能的科技创新企业,乐创能源在2022年内就已完成3轮融资,并获选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
 
近日,围绕工商业储能场景、储能⾏业的终局图景等焦点话题,科创板日报《连线创始人/CEO》栏目专访了乐创能源董事长兼CEO 潘多昭。
 
01
——————————
新能源赛道出现很多国有资本LP
《科创板日报》:如何看待新能源赛道投资过热?
 
潘多昭:短期过热的一个原因是其他赛道比较冷。大体量的资金都要追求一定程度上的确定性。另外在政府或者类政府买单类型的赛道中,电力产业的付款意愿和能力是最强的,其向上带动的是光伏、风电这一系列的行业。
 
从资金属性来说,国有资本做LP的越来越多。国有资本天然追求比较强的确定性,而新能源车、新能源发电这两个行业结构天然就是自上而下的,这和文创、TMT这些行业是完全不同的。在自上而下的架构里,产业架构基本是稳定的,新的变量基本都是新的技术,其它变量不算太多。而其它行业面对的行业模式、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等变量要多的多。所以这个行业是比较适合国有资本投资偏好的。
 
目前新能源行业过热是一个短期的情况,长期来看还是非常值得投资的。
 
新能源投资是一个非常长周期的投资赛道,再加上国家提出了 “3060”目标,所以这个方向肯定是正确的,而且是投资主流。在光伏、动力电池、以及工商业储能领域,2022年可能出现了局部投资过热的情况,但整体而言,该赛道值得继续投资和布局。
 
《科创板日报》:新能源的创业者应该如何带领企业⾛出来?
 
潘多昭:现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已经实现平价上网,接下来更多的突破会出现在储能环节,比如分布式能源系统等。储能的规模很大,能源行业的特点是,一旦抓住机会,市场就会非常大。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创业者都涌进了储能行业,对他们来说,首先要坚定地把互联网的创新思考带进来。仅仅技术好还不够,一定要有自己的商业思考。就像把用户思维带进汽车行业一样,在新能源行业,跨界创业者要发挥自己的优势。
 
同时,创业者也要尊重行业规律。中国有世界上最大、最稳定的电网,传统巨头承担了很多国家任务,将稳定性作为首要考量,新公司要思考如何去提供创新方案。比如在新型储能上,巨头可能动力不大,那创业公司就有机会。具体走哪条技术路线,需要从产业趋势去判断。而我会考虑行业、用户最终需要什么。
 
创业路上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商业本质,回归到产品本质,回归到自身技术能力上。
 
02
——————————
储能⾏业对产品、品牌和服务等要求越来越高
《科创板日报》:未来⼏年储能⾏业的终局图景是什么?
 
潘多昭:目前,储能行业正处于初级阶段,需求端星辰大海,供给端群雄逐鹿,参与者众多,派系林立,鱼目混珠,行业分散。但是,行业分散并非常态。跟任何产业的发展规律一样,随着产能增加,竞争加剧,市场更加成熟建康,对产品、品牌和服务等要求越来越高,行业将从分散走向集中。尤其是面向C端的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集中度可能更高。品牌走向集中,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对于独立的系统集成商而言,核心竞争力无非两点:
 
一是技术或成本差异,能够做到性价比更高,这方面锂电系系统集成商具有一定优势,这或许也是那些坚持做产品而不介入下游品牌的锂电系系统集成商的初衷;
 
二是能够垫资提供融资支持,这几乎是第三方系统集成商(本质上就是“代工厂”)的主要生存技能,从动力电池独立PACK(包装、封装和装配)企业的历史经验来看,发展将比较艰难。
 
因此,要么具有性价比优势,要么具有资金优势,如果不能做到上述两点,储能系统集成也会像其他任何行业的系统集成一样缺少持续性,无论是锂电系系统集成商,还是独立的系统集成商。为此,很多系统集成商,尤其是上游锂电企业出身的系统集成商都在想方设法建立市场、品牌和渠道,都想摆脱纯粹制造环节的残酷厮杀。
 
当不同类型的玩家都在向“市场端”靠拢、向“品牌商”转变的时候,储能的终局也就比较清晰了。
 
《科创板日报》:你一直强调储能行业的重建设轻运维问题,怎么具体看待这件事,你的担忧是什么?
 
潘多昭:因为储能有安全性风险,储能资产需要去用才能实现经济性价值。而过去投运的很多储能站并没有大范围的使用,只是单纯地为了规避安全性风险。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储能站就要做到既能使用又安全。
 
所以储能站投运以后要加强运维才行。需要设备以及系统平台算法来实现智能运维,建立专用的运维人员以及对应的保障,需要用资产运营的思路来解题,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目前行业内的运维水平相对还是比较粗暴。
 
03
——————————
虚拟电厂、光储充一体化,将成为储能AI化的重要落地场景
《科创板日报》:能源转型的下半场是 「能源+AI」,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潘多昭:智慧能源是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我有一个坚定判断:信息化赋能储能系统、产品底座数字化程度提升之后,未来的储能系统功能,应归纳为“自我感知、自我响应、对电网更加友好”。电池储能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等主要性能指标,对储能系统成功商业化部署至关重要。云、大数据、AI、边缘计算等技术,全面赋能储能系统的安全、运维以及运行经济效益,成为趋势。
 
而信息化赋能储能场景、场景联动构建能源互联网、电力市场交易加速推进、提升经济收益,是储能主体的核心诉求。数字化深度赋能能源变革,伴随储能系统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储能场景更加复杂化,“源-网-荷-储”交流互动常态化,储能爆发将为能源IT带来新的增量。因此智能/智慧储能方面,提升产品数字化的智能化程度尤为重要。对工商业储能而言,储能参与节能管理,助力工商业/园区峰谷套利,减少电费,虚拟电厂、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将成为储能信息化、智能化、AI化的重要落地场景。
 
《科创板日报》:你曾在多个场合提过「智慧能源」这个词,如何定义智慧能源时代的特点?
 
潘多昭:智慧能源的特征,基本来说,就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互动化、广泛交互等一些特点。能源转型变革的上半场,主要是能源系统电气化,下半场是电力系统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去中心化同频共振。
 
新能源的技术革命、场景革命、数字革命等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甲醇、氨能等一大批新能源技术加快迭代,最终走向技术主导型产业。电力电子、传感物联、全环境仿真平台、第五代移动通信、先进算力算法、工业基础软件、机器人等适配性技术,将与新能源技术深度融合。更好地解决能源安全、清洁低碳、高效便捷三大基本问题。
 
04
——————————
注重持续性研发创新的企业才能胜出
《科创板日报》:从2024年起,国内工商业市场将成为储能的主要增量市场。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未来工商业储能爆发的触发因素主要是什么?
 
潘多昭:随着电力市场交易的频次、峰谷差价不断拉大,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会越来越明显。去年和今年,随着市场交易量扩大、峰谷差拉大、叠加锂电池成本下降,使得工商业储能的IRR (内部收益率)一直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为什么工商业储能会成为这两年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因为它一方面渗透率低,另外是IRR高,而且高IRR可以持续。
 
基于此原因,中国的工商业储能会进入快速爆发、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此前我国储能主要以发电侧和电网侧为主,而今年在多方因素加持下,需求侧响应市场化机制的推进,有望成为工商业储能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推手。
 
《科创板日报》:提到国内储能赛道,大家的感受都是“卷”,行业尚未爆发,就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企业涌入进来。你认为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潘多昭:成功的新能源公司有很多共同特征。首先,是大家都很在意持续性的研发创新。比如光伏的发展成果,就是由这些持续性的研发创新和技术迭代驱动的。其次,是大家都非常在意整体运营保障体系化能力的建设。这两点是决定最后成为行业关键性角色的必要条件。
 
某个企业拥有了某个单一技术,并不一定会左右市场竞争的格局。真正的竞争壁垒,需要的是技术群的构建,而技术群的能力壁垒,来自于已经投运的项目经验迭代,这是关键。
 
回到乐创能源本身来说,过去8年时间,依托重要的高校产学研实验室支持协助,做了很多技术储备。比如投运的生产成本控制、流程细节技术的储备,再到形成的区域分布式储能的项目集群、信息化算法技术储备等。同时也要注意产品化的构建,不能为了研发而研发。研发的目的是形成市场需要的产品,路径要清晰。

 
 
[ 行业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