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于2019年成立,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的第三批广东省实验室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的分中心。该实验室围绕海上风电领域进行基础科学、应用技术研究及核心技术攻关,致力于破解能源领域重大科学问题,突破核心技术壁垒,促进国家清洁能源健康发展,支撑我市建设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和清洁能源研发创新基地。在该实验室一楼展厅,可以看到海上风电水下抗分散高强粘聚材料、海上风电柔性海缆保护装置、智能化运维等最新科研成果。据该实验室科技发展部部长刘寒秋介绍,海上风电水下抗分散高强粘聚材料具有高抗压和水下不分散的特点,目前实验室已完成了80-140MPa等多系列的高强粘聚材料研发,对于进口取代促进海上风电场建设降本提效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科技发展部部长 刘寒秋:海上风电新型的水下高强粘聚材料这个成果目前是获得了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的认证,处于国际领先的水平。除了该材料的研发,目前我们实验室也获得了CMA的资质认证资格,现在我们可以针对海上风电这种高强粘聚材料做检测认证工作,减少了(阳江海上风电项目)材料送检的时间。目前我们正在研发全世界最大的6000KJ的液压打桩锤,这种打桩锤装备将来可以用来10MW级以上风机的沉桩工作。
刘寒秋表示,从水深开发情况来看,目前我市海上风电开发的水深范围在30m至50m,处于我国领先位置。随着海上风电逐步向大型化、深远海方向发展,阳江海上风电发展正面临许多世界级难题。实验室将通过“平台、人才、产业”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策略,积极链接国内外高端海上风电技术创新资源,继续针对新一代海上风能利用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助力我国风电装备迭代升级,推动我市海上风电创新发展。
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科技发展部部长 刘寒秋:未来我们阳江海上风电发展趋到50m以上水深之后,也要考虑新型支撑结构的应用,包括漂浮式支撑结构和传统导管架支撑结构之间的研究对比等工作。我们实验室接下来的科研工作主要还是瞄准海上风电深远海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研发强度更高的材料和新型支撑结构,同时还包括海上风电人员安全作业的规范标准和技术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