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知名企业,天能在碳中和愿景下对“发展绿色新能源,建设美丽新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技术创新可以推动人类进步和可持续的共同发展,天能始终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整个公司战略最核心的位置,致力于奉献绿色能源,赋能美好生活。”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表示,绿色发展是全球共识,天能将会在全球能源体系重构过程中积极推动构建全球能源命运共同体,让人类社会共享能源合作成果。
积极为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将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今年也是张天任进京履职的第十一个年头,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能源可持续利用、绿色低碳共富等依然是他重点关注的方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提到,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
用绿色发展托起民生福祉,是张天任不变的初心。履职以来,张天任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广泛座谈交流、调研走访、意见征集等,针对在行业发展、企业低碳转型、绿色共富等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全国的大局全局、行业的长远发展、百姓的民生福祉去思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接地气的建议。
张天任在今年的“两会”建议中,提出要大力支持动力电池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他表示,随着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退役量持续攀升,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背后的生态价值巨大。他建议,要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企业资质审核、加强动力电池溯源平台管理、推动重点技术规模化应用等,进一步完善动力电池回销一体化体系建设,推动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助力“双碳”目标。
而在新型储能、氢能、动力电池“出海”、“卡脖子”技术攻关、电池技术路线发展等联系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张天任同样积极建言献策。
将可持续的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方方面面
“双碳”进程加速推进,ESG(Environment,Social and Governance)成为业内热词,深刻影响着新能源行业发展。天能对ESG的理解和实践,在行业内具有样板和借鉴意义。
张天任表示,在关乎绿色民生福祉的领域,天能打造的是基于绿色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解决方案。
一是高端环保电池和新能源电池的研发、生产。天能依托研发与工艺创新打造的密封型免维护铅蓄电池系列产品,是具有高稳定性、高性价比、可回收性优秀的环境友好型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轻型车、储能备用、电动特种车、汽车起动启停等场景。此外,天能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上,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及工业园区、发电站、5G基站等零碳转型,提供了澎湃的绿色动力。
天能在过去一年共计售出了3.73亿块动力电池,按每组电池 (4 块电池为一组)蓄电后可骑行60公里,每组电池可充放电400次计算,这些电池累计行驶里程达到22380亿公里,经换算后可减少1687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节能减排。
二是发展可再生新材料,打造“铅+锂”循环经济生态圈。天能积极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义务,对废旧电池中的金属、塑料、残酸等物质进行回收利用,构建了百万级废旧铅蓄电池和锂离子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及绿色回收再利用能力的循环经济生态圈。
在张天任的带领下,天能把节能减排理念贯穿于生产、办公的各个环节。比如在生产端,天能通过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设备对铅粉制造工序、分刷板工序、铸焊工序、内化成工艺升级等工序进行改造,采用膜过滤技术对污水进行脱盐处理,提高水资源回用率,每年可节约电解铅65吨、合金铅50吨、98%硫酸110吨,节约用水5.94万吨,蒸汽3344吨、电力894万kWh,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和废弃物回收率接近100%。
以国际合作助力绿色转型
在动力电池发展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应用方面,天能并没有局限于国内市场。凭借出色的产品和技术经验,天能的产品已经远销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多国协助开发可再生能源、电池制造等项目。
在非洲冈比亚,天能承建的光伏储能离网项目自投入运营后,持续为当地民众提供清洁电力。
在东南亚、欧美,装配天能电池的轻型电动车在街道上穿梭,为当地交通网络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天能与法国道达尔集团下属SAFT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致力于打造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逐鹿”全球储能市场。
从零碳出行到,从循环经济到绿色智造,天能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与行业的未来前景及全球发展大势息息相关。
推动“双碳”战略目标落地,绿色能源充满无限可能。作为走在前列的全球绿色能源发展推动者,天能与张天任正通过高品质、更低碳的产品、技术、服务与系统解决方案,积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身绿色发展大潮,携手迈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