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前景广阔
公司成立于2008年,成立初期主要从事于火电厂锅炉设备等节能系统及控制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名称为“北京国能日新系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公司开始专注新能源产业相关软件的研发。
2013年12月,通过股权受让,雍正持股比例增至66.81%,成为国能有限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018年,公司名称整体变更为“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公司成功在深圳交易所上市,代码为“301162.SZ”。
截至2022H1,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9项,软件著作权79项,并投资设立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江苏)有限公司以研发优化虚拟电厂设计,技术研发实力稳居国内领先地位。
服务于新能源行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具备长期发展动能。
公司的核心业务为向新能源电站、发电集团和电网公司等新能源电力市场主体提供以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包括预测系统及功率预测服务)为核心,以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为拓展的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
1.2 股权结构稳定,新设成立运营服务子公司
截至2022Q3,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雍正先生,直接持有公司总股本的26.83%,雍正先生、丁江伟先生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35.70%的股权,公司整体股权结构稳定。
国能日新旗下有6家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包括全资子公司国能日新(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股公司天津驭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微慕科技有限公司等。
此外,2022年6月2日,公司新设控股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0%,主要从事虚拟电厂相关业务。
1.3 营业收入稳步增长,精准把握市场痛点
新能源功率预测需求快速提升,营收与归母净利润保持增长。
2018年-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由1.51亿元增长至3.0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5.69%;归母净利润由0.21亿元增长至0.5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2.18%。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12.48%;实现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29.32%。
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的增长主要系下游需求扩张以及存量客户增加,功率预测服务收入与利润持续增长所致。
在“双碳”政策要求下,各地于2020年底陆续实现风电并网,带动2019-2020年间营业收入的高速上涨。此外,近年光伏发电市场逐渐回暖,加之风电抢装潮的影响,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全年功率预测设备收入的占比大幅增加。
2021年公司营收出现阶段性放缓,主要系新增装机规模减少导致市场需求下滑所致。随着下游新能源发电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公司基于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为稳定的服务价格,未来营收或将维持高增。
新能源功率预测产品占比约70%。2018年-2020年,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6.37%、68.07%、65.16%,2021H1-2022H1新能源功率预测产品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3.04%、62.90%,新能源功率预测产品占比约为70%,是公司的主营产品。
毛利率和净利率略有波动。
1)从毛利率来看,2018年-2021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5.27%、70.87%、61.70%、63.39%,其中2020年公司毛利率出现短暂下滑,主要系新能源电站调频能力政策要求的提高,公司在2020年并网智能控制系统产品中相应增加快速频率响应系统产品,带来设备购置和接口、联调等服务提高产品成本,加之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出现下降。
2)从净利率来看,2018年-2021年,公司净利率分别为13.62%、21.49%、21.84%、19.71%,其中2021年公司净利率短期承压,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期间费用率有所提升,我们预计随着研发产品的逐步放量,公司净利率有望实现修复。
下游客户集中于光伏电站和风电场。从分客户所处行业占比来看,2022年上半年,光伏电站、风电场收入占比分别为50.70%、44.23%,公司下游客户主要集中于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其中2018年、2019年公司来自光伏领域的收入显著高于风电领域的收入,一方面我国光伏电站数量显著高于风电场,从而光伏领域对公司产品需求也高于风电场,另一方面公司在光伏发电领域的客户和技术积累较多,光伏功率预测产品预测精度也高于风电功率预测产品。
从分区域收入占比来看,2022年上半年,西北、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地区收入占比分别为
29.77%/19.71%/17.39%/10.16%/10.15%/10.05%,西北和华东地区相对更集中,整体来看,公司主要立足国内市场开展业务,随着全国范围内电力行业功率预测“双细则”的出台,公司业务总体上地域分布较为均匀。
三费支出总体稳定,研发费用趋于上升。2018年-2020年,期间费用率从34.39%下降至24.56%,主要系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规模效应凸显。2020年-2022H1,期间费用率从24.56%增长至32.84%,主要系公司增加相关人员的储备以及提高员工薪酬带来期间费用的增加。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司在册员工为378人,同比增加45人。
从研发费用率来看,2021H1、2022H1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5.11%和18.01%,保持上升态势,主要系公司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扩充研发人员储备及调薪所致。随着公司新能源信息化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未来研发费用率有望稳步提升。
2. 风光装机规模保持高增,功率预测主业持续高景气
2.1 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提升,新能源功率预测需求量逐步提升
政策逐步催化,风光装机持续高增长。
2006年,中国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风电正式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2013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政策层面推动了光伏产业发展。截至2022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36544万千瓦,同比增长11.25%,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为39261万千瓦,同比增长29.41%。
1)从新能源装机占比来看,2012-2022年,我国风电和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占全国装机总容量的比例由5.31%提升至29.56%,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效应逐步显现。
2)从新能源装机增速来看,2012-2022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为19.68%,2018-2022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复合增长率为22.45%,均保持较高增速。
双碳战略目标下,我国风光装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逐步推进,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提升。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预计我国2025年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分别为5.36/5.59亿千瓦,风光装机占比将达到37.2%,2020年至202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5.62%。
2030年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分别为8.00/10.25亿千瓦,风光装机占比将达到48%,2025年-2030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0.76%,因此,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我国风光装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