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装备基础和关键支撑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
储能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重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储能市场的发展依然是政策驱动因素更大。目前,全国有多项储能政策出台,覆盖了人才培养、技术攻关、市场规则、行业管理以及示范项目和补贴等多个环节。2022年,全国已有超过20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新建的大型新能源场站必须配置一定比例容量的储能,预计2023年将有更多省份出台相关政策,储能市场增长也将翻番。
“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进步,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2023年,储能市场的发展将有望再上一个台阶。”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联合开展的“‘双碳’背景下发电侧储能综合价值评估及政策研究”结果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发电侧储能装机的累计规模超过250万千瓦,同比增长65%。
当前,储能被视为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和消纳的重要手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但也要看到,当前储能行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瓶颈。
刘重阳认为,当前虽然制造成本较先前有所下降,但经济性依然是目前储能发展的难题之一。
在祁海珅看来,储能首先要解决成本和安全性问题。成本直接决定储能电站未来能否盈利,而且也关乎未来能否大规模使用与推广;安全问题则是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另外,一些地区还存在“一窝蜂”备案、储能市场无序竞争的现象。不排除短期内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可能。
对此,祁海珅认为,储能市场的“一窝蜂”备案现象,主要是大家看到了储能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未来,这种指标性资源肯定是越来越少,所以纷纷提前占位子。
刘重阳分析认为,这一方面说明当前新能源是火热赛道,投机行为特征明显;另一方面,也与备案方式缺少相应的约束机制有关。
“新能源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投资完成监督机制十分重要。未来,要通过信息机制与责任机制,构建更明确的市场预期,促进投资更加理性。”刘重阳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