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成本和销售价格变化情况 郭晨凯 制图
苦熬了大半年后,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们正集体酝酿涨价。
近日,一份比亚迪的《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在网上广泛传播。该函件显示,比亚迪将上调C08M等电池产品单价,产品含税价在现行单价基础上统一上涨不低于20%。
上海证券报记者致电比亚迪电池销售部门,对方表示不予置评。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涨价消息属实,有下游企业已经接到了通知。
在比亚迪之前,已有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发出了涨价函件,包括鹏辉能源、国轩高科、卓能新能源等。
“原材料价格上涨太多了,动力电池企业经营压力很大,肯定是希望能涨价。但是,下游的车企也很强势,涨价并不容易。可以说是想涨又不能涨!”有接受采访的券商研究员表示,目前正值车厂和电池厂新一轮价格谈判阶段,电池企业主动发声也是希望能得到车企等客户的理解,“共渡难关”。
电池企业“喊涨”
本轮动力电池企业的涨价可追溯至10月初。
10月13日,一份鹏辉能源的产品价格调整通知函在业内流传。该函件提到:“近来,电池主要原材料持续大幅涨价,我司努力消化成本上涨,但已经远远超出我司承受极限,为此决定:所有新订单执行大宗联动定价,不接受长周期、等通知投料和提货的订单。”
就在同一天,广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向客户发出调价函,核心内容为:即日起下订单前请先与公司对接业务人员确定数量以及最新价格,产品价格以最新报价为准。公司解释称,近一年以来电芯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其电芯成本及资金压力随着大幅增加。
一周后的10月18日,国轩高科向部分客户发出调价商洽函,内容是:随着正极材料、电解液、铜箔、铝箔等价格上扬,公司已尽最大努力来减少成本上扬的冲击,但成效甚微。鉴于此,拟定自即日起,再次就双方已签订订单进行二次磋商,具体细节及商务条件可再商榷。
然后,就是比亚迪的《电池价格上调联络函》开始广泛流传,将涨价的呼声传递到了圈外。
成本已上涨三成
动力电池企业想涨价的“冲动”已经忍耐了好几个月。“实在是扛不住了!”一家动力电池上市公司的高管向记者表示。
直接原因就是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正如比亚迪函件中所提到的,2021年锂电池原材料不断上涨,正极材料钴酸锂价格涨幅超过200%,电解液价格涨幅超过150%,负极材料等供应持续紧张,导致综合成本大幅提高。
鹏辉能源在价格调整通知函中甚至对部分涨幅较大的原材料价格进行了列表比较。据该公司统计,今年以来,PVDF价格累计上涨了215%,碳酸锂价格上涨了207%,碳纳米管上涨了183%,电解液价格涨了160%,锰酸锂价格上涨110%,石墨价格上涨约68%。
原材料涨价的影响有多大?据GGII(高工锂电)初步测算,方形铁锂电芯理论成本由年初的每瓦时0.33元至0.39元上涨到每瓦时0.48元至0.54元;方形动力523电芯的理论成本由年初的每瓦时0.45元至0.51元上涨到目前的每瓦时0.61元至0.67元;对应的圆柱三元523电芯的理论成本则由每瓦时0.4元至0.46元上涨到目前的每瓦时0.58元至0.64元。
另据真锂研究的跟踪统计,目前动力电池成本涨幅普遍在30%至40%之间,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动力电池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如果不能涨价的话,多数电池企业已经很难赚钱。
以鹏辉能源为例,公司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24%;净利润为4560万元,同比下滑35%。
车企会同意吗?
原材料价格涨了这么多,产品价格为何不能跟着上涨?这就涉及传导机制的问题。据了解,由于整车厂在产业链上具有较强的话语权,电池厂想要涨价并不容易。
“我们也向整车厂提出了涨价要求,但很难实现。整车厂太强势了,每年都有降价目标,所以会要求供应商跟着降价。对我们来说,不降价就不错了,他们是不会答应涨价的。”一家动力电池企业的负责人称。
龙头企业的公开信息也充分展示了“降价才是大趋势”。
在日前回复交易所问询函时,宁德时代披露了公司近年来的产品价格变化情况。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公司动力电池的销售价格分别为1.16元/瓦时、0.96元/瓦时、0.89元/瓦时和0.79元/瓦时,同比降幅分别为17.7%、17%、7.3%和11%。
一个背景是,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的原材料价格已经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宁德时代的电池销售单价依然下降了11%。
当然,作为超级龙头的宁德时代有着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据披露,2018年、2019年、2020年和今年上半年,公司动力电池的成本分别为0.76元/瓦时、0.69元/瓦时、0.65元/瓦时和0.61元/瓦时,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6%、10%、5%和6.82%。
对照来看,宁德时代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要明显快于其成本下降的幅度。
“整车厂是行业内比较难以传导涨价的,现在出来喊涨的,主要都是做消费电池的。”有券商研究员介绍,对电池企业来说,每一家整车厂都是超级大客户,竞争也非常激烈,即使电池厂有涨价的想法,也绝不会采取发函的形式。
当然,为了供应链的稳定,整车厂也会有所行动。
据了解,针对动力电池企业的涨价呼声,部分整车厂的反馈是:无法接受动力电池涨价,不过愿意通过账期、绑定合作、金融合作等其他形式,缓解电池企业的压力。也有个别整车厂表示,同意新车型配套电池小幅涨价。
行业洗牌加速
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产品价格涨不上去,动力电池企业怎么办?
据高工锂电分析,为了保障供给,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将进一步巩固其上游产业链布局,通过打破以往单纯的买卖关系,打造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更大范围、更深次层开展战略合作,推动供应链协同发展,重塑新型供应链模式。
最新的一个案例是,10月12日,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宣布在湖北省宜昌市投资建设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不超过320亿元。其中,合作方湖北宜化同意将江家墩矿业(磷矿)100%股权经审计评估后作价入股合资公司。
掌控资源成为必然的选择。今年9月底,宁德时代与加拿大锂矿企业Millennial Lithium签署最终协议,宁德时代将以每股3.85加元、总计3.77亿加元的价格拿下Millennial Lithium全部股份。Millennial Lithium在阿根廷拥有超过1万公顷的盐湖。
早些时候,宁德时代宣布,在拥有全球最大锂云母矿的宜春投资135亿元,建设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并战略投资了宜春当地的锂业公司——江西志存锂业。
再如亿纬锂能,这家营收已突破百亿元的动力电池龙头日前宣布,拟参与竞拍青海柴达木兴华锂盐有限公司35.2857%股权,挂牌价格为1.44亿元。今年9月,亿纬锂能宣布拟与上海恩捷在荆门高新区共同设立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投资建设高性能锂电池隔膜项目。此前,亿纬锂能还围绕铜箔、锂盐等进行了广泛布局。
当然,并不是全部的动力电池企业都有向上游拓展的能力。部分二三线企业不得不面对更大的压力,包括供应链的压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以及资金链的压力。
“这一波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让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可能撑不下去。”前述券商研究员分析称,在新能源火爆的当下,产业链上不少公司的规模快速扩张,但风险也在快速增大,行业内的洗牌将进一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