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二号观察三:供需为子,俄欧能源棋局中的进退

发布日期:2021-10-18  来源:国际能源网

核心提示:北溪二号观察三:供需为子,俄欧能源棋局中的进退
10月6日,在俄罗斯政府的能源会议上,普京提到,上届欧盟委员会竭尽全力减少长期天然气供应合同,并转向天然气交易所交易,如今看来,这一政策显然是错误的。而这其实也体现了观察二所说的各国对于能源权的争夺。欧洲和俄罗斯在天然气交易方式上一直都存在分歧:欧洲希望天然气交易能够更多地在天然气交易所完成,采用市场竞争的模式,以期能将天然气贸易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而获得能源权力的最大化;俄罗斯则希望以政府主导签订长期的天然气供应合同,在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能依靠能源武器在国际社会谋求更大的话语权,巩固自身的能源权力。那么,这两种交易方式的区别究竟在哪里?他们对俄欧双方又有哪些利弊?未来俄欧天然气交易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一、能源权攻防战:长期供给协议vs天然气交易枢纽

俄罗斯和欧洲的天然气交易由来已久。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苏联和匈牙利就签订了首份天然气供给合同。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它都是俄欧天然气贸易的主要形式。俄欧间这种长期的供给协议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与油价挂钩”和“照付不议”。“与油价挂钩”是指天然气的交易价格不是由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来决定,而是与石油的价格相关联。其大致的计算公式为天然气价格=斜率×油价+常数,具体的计算公式以及公式中斜率、油价、常数这些参数,每次由交易双方协商而定。照付不议则是指买卖双方约定好的天然气价格不因市场变动而产生变更。即使需求方的用气量未达到约定的天然气使用量,也仍需按照约定的使用量付费。而在供给方未能达成约定的供给量时,则需要对用户做出一定的补偿。它的核心其实在于天然气购买方付款义务的无条件性。

可以看出,这种长期的天然气供给协议在冷战这种特殊时期很好的保障了供需双方的利益。从欧洲方面来看,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供给方通过税收等方式操纵天然气价格的可能性。同时,在当时的条件下,天然气作为石油的竞争燃料,采用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方式有利于政府促使企业进行能源转型,以天然气来取代石油和煤炭,从而达到环保目的。从俄罗斯方面来看,照付不议条款以及供给协议的长期性保障了俄罗斯预期收益的稳定性。在俄罗斯有着世界前列天然气储藏量的情况下,这种长期的供给协议使得俄罗斯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有利于其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欧盟启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在国家强制天然气网公平开放的情况下,欧洲天然气市场化交易不断发展,市场主体与供气主体变得多元化,一些天然气交易枢纽也在此基础上得以创建。一些地区(如英国)逐渐形成了枢纽定价机制。这一定价机制也可称为气对气竞争定价,即天然气的价格完全基于自身的供需关系,由市场决定。受到页岩气革命的影响,欧洲天然气的供给量在这一时期也在不断增加。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枢纽定价机制往往更利于天然气的需求方。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天然气交易中心的价格往往要低于长期供给协议中的天然气价格。当然,这一点并不总是成立的。今年以来天然气价格的大幅上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俄罗斯来说,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耗资巨大,长期的供给协议所带来的稳定收益是前者的有效保障。但从欧盟的角度来看,这种竞争定价机制有利于欧洲天然气市场化交易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国家对于天然气交易的监管。



数据来源:International Gas Union(2018),Wholesale Gas Price Survey 2018 Edition, 图片源于《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国际经验要点及对中国的启示》一书

二、器物、制度、文化三重视角下的俄欧能源权博弈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来划分文化的不同层次。下面,不妨同样从这三个维度来看一下俄罗斯和欧盟两方对于能源权力的争夺。

器物层面上,俄罗斯凭借其丰富的天然气储藏量占据天然气产业链上游的优势地位,欧盟则因具有较为完善的天然气管道运输网络而在中游运输和下游销售的环节中获得有利条件。在观察二中提到过,尽管丰富的天然气储藏量并不完全等同于强大的能源权力,但是前者依然是后者的一个重要基础。那这是否就意味着欧洲在器物层面就完全没有优势了呢?当然不是。一直以来,俄欧间的天然气贸易都是以管道运输为主。这种跨国天然气管道的铺设往往建设成本大,使用年限长。这意味着一旦管道铺设完成,其实是将交易双方绑定在了一起。以北溪二号为例,俄罗斯在前期铺设海底天然气管道投入巨大,若是最终德国的监管机构没有通过北溪二号的认证申请,俄方将“损失惨重”。同时,欧洲内部各国之间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发展的也较为完善。一方面,欧洲各国之间可以凭借这点互通有无,达成“能源同盟”。另一方面,这种发达的天然气管道网络也有助于欧洲天然气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并加快向气对气定价机制的转型。

制度层面上,俄欧在天然气领域针对能源权力的争夺主要体现在前文对于天然气定价机制和交易方式的博弈。在冷战这一特殊时期,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机制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是随着天然气市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全球天然气产量的增多,欧洲的议价能力进一步提升,也在寻求对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目前俄欧天然气贸易的定价机制已经从原先的完全与油气挂钩演变成了现在的“鸡尾酒式定价机制”,即将与油气挂钩和气对气竞争这两种机制相结合的混合定价机制。并且,受页岩气革命的影响,全球天然气产量增多,气对气竞争的定价机制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从中可以看出,当天然气交易市场供过于求,成为卖方市场时,天然气消费国对于单一天然气供给国的依赖性减弱,议价能力提升,自身的能源权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反之,当天然气需求量上涨,天然气交易市场供不应求时,进口国对于出口国的依赖性增强,自身的能源权力就会减弱。

除定价机制和交易方式外,结算货币也是制度层面能源权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元自二战后一直是全球支付结算体系中最常用的货币。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份额达40.04%。而现代国际结算系统的基础中存在一个原则,根据该原则用某国的货币进行非现金支付需要由该国银行操作,支付也只能通过这些银行的账户。这意味着美国手握美元这一利器,可以实现对SWIFT体系中国家的制裁。俄欧之间的能源交易以往同样一直采用美元交易。美国原则上具有冻结俄欧之间交易账户的权力。依赖第三方美元进行结算的制度导致俄欧能源权力外流向美。近年来,随着美国借美元霸权在世界范围内转嫁其经济压力、强势制裁其他国家,各国的“去美元化”倾向逐渐增强。出于维护经济稳定等多方面考量,俄罗斯和欧盟同样有动力在能源贸易中使用双方本币结算。2019年,俄罗斯财政部长安东·西卢阿诺夫(Anton Siluanov)就曾与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举行会谈,双方决定成立一个专家小组,制定一个扩大相互贸易中使用欧元和卢布结算的计划。通过将美元请出结算体系,双方的能源贸易将更加稳定,各自的能源权都将进一步扩大。币缘上利益的一致,是双方能源贸易的粘合剂。

观念层面上,俄欧能源权力的博弈也受到个人消费观念、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影响。从个人角度来看,近年来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还未完备的情况下,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中较为清洁的一种,尤其受到用户的青睐。消费观念所引起的需求量上涨,在无形之中为天然气供给国增强自身的能源权力上“添砖加瓦”。同时能源权力也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页岩气革命的成功极大的改变了全球能源格局,无疑是对各国能源权力的一次重新洗牌。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杰维斯所说,“当代地缘政治中,也许没有哪个因素能比能源革命更具影响力。”从国家角度来看,俄欧在天然气领域进行的能源权力的博弈也受到双方国家战略的影响。一方面,俄欧双方自苏联至今建立了稳定的天然气贸易关系,双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方可靠的商业伙伴。另一方面,天然气全球交易市场的诸多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俄欧两方进行了战略调整。俄罗斯加强了天然气往亚洲市场的出口力度,在2014年更是与中国签订了一份为期长达30年的“世纪大单”。欧洲在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同时,也在不断开拓能源进口来源。

总体来看,天然气作为一种商品,俄欧围绕其进行的能源权力博弈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然气供需关系的影响。无论是器物层面的天然气储量、管道建设,制度层面的定价机制、交易方式,还是文化层面的科技发展、消费观念,从本质上来看都是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双方天然气交易的供需关系,从而使自身获得更大的能源权力。从近期发展情况来看,疫情得到逐步控制使得全球经济逐渐复苏,能源需求上涨,加之寒冬即将来临,一系列情况综合起来使得天然气市场在短期内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自然使得天然气供给国俄罗斯话语权增加,在当前的局势中暂时占据“上风”,自然也就有了本篇开头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判上届欧盟委员会减少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的那一幕。
 

 
 
[ 行业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