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对汽车互联网有什么影响?

发布日期:2017-02-23

核心提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对汽车互联网有什么影响?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对汽车互联网有什么影响?
技术汽车互联网2017-02-23 10:29:31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榜单于2月21日出炉,2017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分别为:

1、Renforcement learning 强化学习

2、Self-Driving Trucks 自动驾驶货车

3、Hot Solar Cells 太阳能热光伏电池

4、Paying with Your Face 刷脸识别

5、The 360-Degree Selfie 360度自拍

6、Practical Quantum Computers 实用型量子计算机

7、Gene Therapy 2.0 基因疗法2.0

8、The Cell Atlas 细胞图谱

9、Reversing Paralysis 治愈瘫痪

10、Botnets of Things 僵尸物联网

我们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前五年做的当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预测可以看出,具备较强的前瞻性和准确性。其中很多突破性技术对汽车互联网的科技创新、模式创新都有着重要性意义。比如2016年的Conversational Interfaces 语音接口、Robots That Teach Each Other 知识分享型机器人、Tesla Autopilot 特斯拉自动驾驶仪;2015年的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车对车通信;2014年的Agile Robots 灵巧型机器人、Neuromorphic Chips 神经形态芯片;2013年的Deep Learning 深度学习、Additive Manufacturing 增材制造技术、Supergrids 超级电网;2012年的Crowdfunding 众筹模式等都对推动汽车互联网的颠覆有着引擎性的作用。

下面,我们先回顾一下近五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

2016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分别为:

Immune Engineering 免疫工程

Precise Gene Editing in Plants 精确编辑植物基因

Conversational Interfaces 语音接口

Reusable Rocket 可回收火箭

Robots That Teach Each Other 知识分享型机器人

DNA APP Store DNA应用商店

Solar City's Gigafacory Solar City的超级工厂

Slack

Tesla Autopilot 特斯拉自动驾驶仪

Power from the Air 空中取电

2015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分别为:

Magic Leap

Nano-Architecture 纳米结构材料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车对车通信

Project Loon 谷歌气球

The LIquid Biopsy 液体活检

Megascale Desalination 超大规模海水淡化

Apple pay 苹果支付

Brain Organoids 大脑类器官

Supercharged Photosynthesis超高效光合作用

Internet of DNA DNA的互联网

2014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分别为:

Genome Editing 基因组编辑

Agile Robots 灵巧型机器人

Ultraprivate Smartphones超私密智能手机

Microscale 3-D Printing 微型3D打印

Mobile Collaboration 移动协作

Smart Wind and Solar Power 智能风能和太阳能

Oculus Rift

Neuromorphic Chips 神经形态芯片

Agricultural Drones 农用无人机

Brain Mapping 脑部图谱

2013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分别为:

Deep Learning 深度学习

Baxter:The Blue-Collar Robot Baxter:蓝领机器人

Prenatal DNA Sequencing 产前DNA测序

Temporary Social Media 暂时性社交网络

Ultra Efficient Solar Power 多频段超高效太阳能

Big Data from Cheap Phones 来自廉价手机的大数据

Supergrids 超级电网

Additive Manufacturing 增材制造技术

Smart Watches 智能手表

Memory Implants 移植记忆

2012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分别为:

Egg Stem Cells 卵圆干细胞

Ultra-Efficient Solar 超高效太阳能

Light-field Photography 广场摄影术

Solar MIcrogrids 太阳能微电网

3-D Transistor 3D晶体管

AFaster Fourier Transform 更快的傅里叶变换

Nanopore Sequencing 纳米孔测序

Crowdfunding 众筹模式

High-Speed Materials Discovery 高速筛选电池材料

Facebook‘s Timeline Facebook 的时间线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2017年的十大突破性技术中对汽车互联网的影响的技术:

Renforcement learning 强化学习

距离技术成熟期1-2年

强化学习: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方法,它能使计算器在没有明确指导的情况下像人一样自主学习。强化学习技术是从自然界中学习的一种基本法则,能够让机器自主通过环境经验磨练技能,加快自动驾驶汽车以及其它自动化领域的进展速度。

参与者:

国际:DeepMind、Mobileye、OpenAI、Google、Uber,

国内:百度、科大讯飞、阿里巴巴、微软研究院、中科院等。

经典案例:2016年AlphaGo打败李世乭,就是应用强化学习技术。

Self-Driving Trucks 自动驾驶货车

距离技术成熟期约5-10年

自动驾驶货车技术能帮助货车司机更高效地往城运输任务,它给人类司机带来的威胁在于可能会让他们的薪酬降低,并可能会让他们失业。

参与者:

沃尔沃、Uber(Otto)、戴姆勒、皮特比尔特、百度。

案例:

Uber在2016年8月收购了Otto(收购价高达6.8亿美元)。收购后,Otto团队和Uber500多位工程师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Uber该技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莱万多夫斯基表示:Uber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强大的自动运输交通网,让人和货物在多地之间的交通更加方便、安全且成本更低。

2016年0月,一台装载了Otto自动驾驶系统的货车将2000箱百威啤酒从科罗拉多州的科林斯堡送达科罗拉多泉,全程共行驶200千米。

Paying with Your Face刷脸支付

技术成熟期:现在

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由中国企业主导。当前已经达到较高精确度,在网络交易等领域被广泛使用。但存在隐私泄漏隐患。

参与者:

主要是中国的企业,包括Face++、科大讯飞、阿里巴巴和百度。

案例:

百度在机器学习,在刷脸识别领域有较强的技术能力。

当前中国海关入关采用刷脸识别,相比国外在应用层面较高。

Practical Quantum Computers 实用型量子计算机

距离技术成熟期4-5年

技术突破:它能制造出稳定的量子比特。

意义:在运行人工智能程序以及处理复杂的模拟和规划问题时,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可能是传统计算机的指数倍,而量子计算机甚至能制造出无法破解的密码。

从现在起2-5年,这样的系统很有可能开始出售。最终,科学家们有望研制出拥有10万个量子比特的系统。这些系统会制造出精确的分子模型,从而颠覆材料、化学和制药产业,让科学家们研制出各种新材料和新药。十年之内,科学家们或许就会研制出拥有100万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系统。

参与者:

荷兰量子技术研究所QuTech、英特尔、谷歌、微软和IBM。

Botnets of Things 僵尸物联网

技术成熟期:现在

僵尸物联网可以感染并控制摄像头、手机甚至智能汽车等消费电子产品等恶意软件,导致大规模的网络瘫痪。基于这种恶意软件的僵尸网络对互联网的破坏能力越来越大,也会越来越难以阻止。

参与者:

Mirai僵尸网络软件的创造者。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刊于1899年,是美国第一本专业的科技评论杂志。如今地位早已超过了一份仅限麻省理工学院校友交流的内部刊物,有英文、中文、西班牙文、德文、意大利文等不同语言的国际版本,影响力达及数百万科技和商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与领袖,是全球范围内最权威的科技杂志之一。从2001年开始,《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开始评选一年一度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这些技术都是从过去一年的各项或攻克疑难问题、或催生科技使用新方法的创新中遴选出来。该杂志认为,这些突破性技术将在未来数年凸显出重要意义。


 
 
[ 行业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