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在新能源战场的合纵连横

发布日期:2017-02-27

核心提示:本田和东芝的汽车配件公司HitachiAutomotiveSystem日前宣布将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研发并销售电动汽车,以便在新能源车市场上取

本田和东芝的汽车配件公司HitachiAutomotiveSystem日前宣布将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研发并销售电动汽车,以便在新能源车市场上取得更大的领先优势。

东芝公司其实从2011年就开始为本田提供其当时技术领先的SCiBTM可充电电池为电动汽车FitEV提供动力。

而现在,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传统的汽车巨头们也越来越倾向于谨慎地在自己的供应商里面挑选更为合格的合作伙伴以便在飞速发展的新能源车市场上迅速扩张自己的产品线,同时还能更合理地控制成本。

汽车制造毫无疑问是个资本密集型产业,本田的CEOTakahiroHachigo表示,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必须能更好地为多样化的用户服务,同东芝合作,本田希望能够更好地借助对方在规模化生产上的经验和优势。


         这家合资公司将会在2017年7月建成,预计投资50亿日元,其中HitachiAutomotiveSystem将以51%的比例控股,而本田将占有剩下的49%。

 这家新公司将专注于新能源车型的建造,包括油电混动车型、插电式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而它的产品除了供给日本本土市场之外,还会推向美国和中国市场。联想一下2016年广汽本田在中国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旗舰产品——混动雅阁,我们有理由相信,本田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的发力才刚刚开始。

 HitachiAutomotiveSystem是东芝的全资子公司,也是本田在发动机和制动配件方面长期而稳定的合作伙伴。而它最大的客户其实是日产-雷诺,每年和日产-雷诺之间的交易会占到它三分之一的年销售收入。同时,它的客户还包括丰田、福特和大众。

 这项合资的举动,显示了本田在新能源车领域与其他行业的合作伙伴联手以图提速发展的强烈意愿。不仅如此,在同业之中,本田也在不断尝试合纵连横。就在上周,本田刚刚宣布和GM在美国共建氢燃料电池工厂,并计划在2020年前实现量产。本田多年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已经在慢慢浮出水面。

 显然这样的联合战队形式今后还会更多地出现在汽车行业里,特别是涉及到新技术的研发。和传统的汽车技术体系不同,今后汽车行业中一些前沿科技的研发,将不会再掌握在单个企业手中,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研发成本的高企,更重要的是,技术和智力储备体系的路径不同决定了合作将会是更好的选择。站在现在这个节点上,没有人能够真正准确地预测行业最终的走向,所以,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无疑是针对未知的未来更为稳妥的策略。

 


         对本田来说,现在仅仅占到5%份额的新能源车型要在2030年跃升到其总量的2/3,需要的不仅仅是战略上的雄心而已,更为紧迫的是要找到现实而高效的实现路径。

本田2015年10的东京车展上,本田曾经展示过自己的氢燃料电池车型Clarity。2016年3月,Clarity在日本正式上市销售,新车售价为7,660,000日元起,约合人民币43.8万元。在氢燃料电池车型这块市场,除了丰田的Mirai,Clarity并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而在2017年底之前,本田将会发布Clarity的纯电动版本和油电混合动力版本。

而对于格外重要的中国市场,本田已经明确了自己在新能源市场的布局:将在广州制造混合动力版本的雅阁和讴歌SUV,同时还将制造混合动力版本的思铂睿。其中,混动雅阁和混动思铂睿已经在中国上市,而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布时间被定在了2020年。

汽车行业的变化又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面对互联网野蛮人的频频挑衅,传统汽车巨头们的应对各不相同,但对技术的重视却再次达到了高度的一致,也许,这会是“技术宅”厚积薄发的又一个春天。


 
 
[ 财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