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锌时代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温州锌时代”)成立于2022年1月,坐落于温州市瓯海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内,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创办,是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孵化企业。公司主营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锌溴液流储能电池及其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依托浙江大学学科优势,公司集聚了全球顶尖的科研专家团队,不断致力于关键技术与成本瓶颈的突破,推动锌溴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开发升级、生产制造及场景应用。现已拥有锌溴液流相关专利30余项,多项技术指标走在国际前沿。
在创新创业之都温州市各级部门大力支持、全球顶尖科研专家团队的研发积淀以及国际化背景管理团队的经营管理下,已在关键材料、前沿技术、产品创新及产能布局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截至目前已完成天使轮融资4500万,建成国际先进锌溴液流储能电池中试产线,研制出凝聚五大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锌溴液流电堆产品,并成功并网浙江省首个锌溴液流示范项目。
叶志镇院士领衔的全球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以科技报国为使命,响应双碳战略目标,坚持“创国际一流成果与技术,创国际一流产品与企业”的企业使命,贯彻“志存高远、创新引领、能效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瞄准万亿储能赛道,计划五年内科创板上市,十年成长为储能领域的下一个“宁德时代”。
12月28日,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并主持召开了温州锌时代能源有限公司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会。温州锌时代自主研发的“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生产技术”两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省级鉴定,产品性能及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院士专家一致认可。
鉴定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温州锌时代研发团队的项目总结报告,深入实地考察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生产车间,严格鉴定样机,仔细审阅查新报告、检测报告、用户报告等相关资料,并对新产品的技术性、创新性和应用性进行了严谨细致的讨论、权威专业的指导和客观公正的评价,一致认为温州锌时代基础研究扎实细致,研发材料完整详实,项目成果攻克了锌溴液流电池锌枝晶、锌死晶、溴腐蚀及漏液等国际难题,相关技术成功实现应用,构建了自有知识产权体系,实现了产品及核心原料的自研自产,在关键技术、生产工艺、性能指标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同时,专家们在前沿技术创新、研究成果应用、产业降本路径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赵天寿院士总结表示,第一,液流电池是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要继续坚持深耕核心领域研究,推动技术瓶颈突破;第二,液流电池产业空间大,要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及生产工艺克服电池成本问题;第三,长时储能缺口大,可拓展更长储能时长应用场景。
叶志镇院士指出,本次鉴定会是温州锌时代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公司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的重要平台,更是与各位院士、专家深入交流的难得机会。表示将认真消化吸收鉴定会专家的意见建议、努力改进,为今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提供经验和指导。希望公司以此次鉴定评审为新的起点,借力东风,聚焦锌溴液流电池产品的创新研究、技术升级与项目开发,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为高水平国家储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温州力量。
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
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组是温州锌时代采用模块化、集成化、易拓展设计理念自主研制的全新结构的国内最大锌溴液流电池系统,适用于电网侧、发电侧及工商业等各类长时储能应用场景。电池模块由20个电堆单元、电解液、管路泵阀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组成,容量高达100kWh,电压范围40-60V,电流范围0-400A,系统转化效率高达76%。电池模块集电解液配方、微孔膜制备、双极板制备、一体化封装及系统集成控制等五大核心技术于一体,解决了锌枝晶、锌死晶、液漏及溴腐蚀等难题,实现高容量、高能效、高密封、高集成、高扩展的模块化产品。目前,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并获得第三方权威检测。
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生产技术
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生产技术在核心材料、电堆制造及电池系统等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攻关,突破了锌溴液流电池技术瓶颈,打通了核心材料到电池装配过程中关键工序,实现了双极板、微孔隔膜等核心材料的制备和锌溴液流电池模块批量生产能力。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生产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已申报专利30余件,授权12件,形成了较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其中自主锌溴研发制备的锌溴液流电池双极板、隔膜均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两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充分体现温州锌时代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认可度,对于锌溴液流电池行业发展,助力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面向未来,温州锌时代将始终围绕锌溴液流领域进行自主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把握产业和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步伐,打造安全经济有竞争力的产品,为高水平国家储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向着“锌时代 新梦想”的美好愿景不断迈进,更好地服务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