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年报显示,2016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 亿,同比增长14.67%,归母净利润2.96 亿,同比增长26.75%。2010 年上市以来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7.34%,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24.58%。业绩稳定成长的原因是一方面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数据中心一体化产品中毛利率较高的中大功率UPS 产品、精密空调产品在销售收入的比重逐步增加,另一方面公司将业务拓展到光伏逆变器、充电桩领域,凭借出色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力,毛利率和市占率持续上升。
大功率UPS 占比持续提高,进入进口替代阶段,公司在金融、轨交、军工、海外等多领域拓展。
2016 年国内UPS 的市场规模达到68.4 亿元,同比上升20%,预计未来还会维持稳健增长。国内市场10KVA 以上的大功率UPS 销售额占比从2014 年的70%提升到2016 年上半年的76%,预计未来高毛利的大功率UPS 增速将显着高于行业。目前国内大功率UPS 超过50%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厂商施耐德、艾默生、伊顿掌握, UPS国内市场将进入进口替代阶段,公司市场份额提升空间较大。
金融、轨交、军工、海外均是公司拓展的重点领域。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具有数据中心全线产品的技术优势推出ITCube 一体化数据解决方案。一体化解决方案也将带动公司精密空调等产品的销售,进而带来销售收入和毛利的提高。为完善海外布局,公司计划在欧洲、亚太、美洲、非洲等地区设立12 个海外办事处。国家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在轨道交通、金融、通信、军工等多个领域提出了全新的信息化要求。数据中心产品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2016 年公司凭借自身优势入围多个地铁项目,进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移动等多家大型公司的选型。军用UPS 方面,公司已于2016 年取得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颁发的《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
光伏逆变器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光伏扶贫稳定推进。
公司2011 年光伏逆变器业务的收入为2700 万元,2016 年全年该项收入已经达到3.85 亿元。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吸引了较多的新进入者,行业竞争激烈,光伏逆变器销售价格持续下降,从2011 年的1.0元/瓦下降到2016 年0.2 元/瓦,光伏逆变器进入成本竞争时代。随着光伏上网标杆价的持续下调,行业的集中度将会得到提升,公司目前主要竞争对手是老牌光伏逆变器厂商阳光电源以及多领域布局的华为、特变电工。2013 年以来公司光伏逆变器装机量居于行业前三。公司具有同源技术带来的成本控制优势,同时已经与中广核、国电投等主要光伏业主合作,未来有望在光伏逆变器领域提高市场份额。
2016 年 6 月 5 日,公司与安徽省金寨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拟在金寨县内建设 300MW 光伏电站,分3 年实施。2016年上半年公司成功中标安徽利辛县、绩溪县、凤阳县,湖北红安县等重点光伏扶贫项目。公司100MW 光伏电站预计年中并网。看好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受益于国家光伏扶贫的稳定推进。
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比例失衡,公司提前布局持续成长可期。
截至2016 年底,我国的充电桩保有量约23 万个,车桩比接近4:1,理想的车桩比是1:1,车桩比失衡给充电桩带来发展机会。为满足2020 年全国5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我们预计充电桩年复合增长率接近50%。
充电桩行业门槛低,市场分散,但是真正掌握充电桩模块核心技术的企业少之又少。公司2014 年已经开始充电桩产业布局,掌握了充电桩模块核心技术,公司新推出的新一代15KW 高效充电模块效率高达96.4%,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2016 年公司充电桩业务实现收入7084.6 万元,预计公司17 年充电桩收入将会翻倍。
成立产业基金,外延收购值得期待。
2016 年2 月1 日,公司使用自有资金1 亿元参与发起设立深圳峰林一号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通过投资的方式间接培育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优质项目。UPS 产品行业龙头施耐德和伊顿两家公司都是通过多次外延并购才实现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产品的全覆盖,公司有望通过延续行业龙头的发展模式,完善产业链布局。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17-2019 年EPS 分别为0.84元、1.06 元、1.32 元,对应当前股价估值分别为24.82 倍、19.73倍、15.79 倍。我们看好:1)数据中心产品进口替代,公司提高市场份额,凭借自身的成本管控优势净利润持续增加。2)光伏行业集中度提高,公司凭借技术同源的优势提高市占率。3)充电桩行业高速发展,公司提前布局,掌握核心技术,充电桩业务将会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4)成立产业基金积极推进公司外延式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数据中心业务发展低于预期,新能源产业政策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公司外延拓展的不确定性,大盘系统性风险。
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