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辰储能冲刺IPO:高速狂飙暗藏危机

发布日期:2023-07-12

核心提示:高速狂飙的海辰储能,在行业的一众瞩目下,正式来到了资本市场门前。近日,海辰储能在厦门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
 “高速狂飙”的海辰储能,在行业的一众瞩目下,正式来到了资本市场门前。
 
近日,海辰储能在厦门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证监会官网显示,其上市辅导备案已在当日获受理,辅导券商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海辰储能的成长,可以用一个“快”字形容。
 
自2019年成立伊始,海辰储能宛如一辆不断提速的列车:出货量从0GW到5GWh,海辰储能用了3年;从5GWh到今年末的目标25GWh,海辰计划只用一年。
 
海辰的节奏还在加快:随着重庆基地一期项目的投产和厦门二期基地产能的释放,按照规划,2023年,海辰储能整体电池出货量目标定在25GWh,增速将超500%;2025年达成135GWh。按照海辰储能的规划,公司很有可能在2025年跻身行业“TOP2”梯队。
 
某储能电芯企业董事长田军(化名)在评价海辰模式时却认为,海辰储能不计成本的扩张更类似于“金融”的玩法而非实业,后续很可能面临庞大的产能消化问题。
 
风口下的“狂飙”
 
当时间回到2019年年末,行业人士大概率不会想到,储能行业会突然诞生出海辰这匹黑马。
 
彼时,电化学储能市场刚刚兴起,国内年新增装机量不过636.9MW。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巨头们,凭借动力电池积累的技术优势刚刚试水储能领域,科陆电子等企业仍然是行业巨头。
 
2019年12月27日,海辰储能的前身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厦门市高新区注册成立。在成立之初,海辰就将目光瞄准了电化学储能方向,并选择了产业链环节成本占比最高、最具护城河效应的电芯环节。
 
海辰将旗下的第一个制造基地放在了厦门。
 
2019年末,海辰被引进厦门后,很快与厦门政府签署开启厦门基地的一期项目建设。到2021年10月,厦门海辰首批280A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完成交付。2022年5月29日,厦门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辰储能”)一期项目的M1智慧工厂完成交付并开始投产。2023年6月1日,投资40亿元的厦门基地二期项目举办奠基仪式。
 
海辰的第二个产业基地则放在了重庆。
 
2022年5月,海辰储能签约落户重庆铜梁。海辰储能将在铜梁区建设年产56GWh储能锂电池及22GWh储能模组生产线。总投资130亿元,用地面积1200亩。
 
2022年11月,重庆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4月,一期一阶段建设单体主体结构施工完工。
 
随着厦门、重庆产能快速落地,海辰终于迎来出货量的爆发。
 
2022年,海辰储能电池出货量为5GWh,同比增长超40倍。
 
2023年,海辰储能预计出货量来到25GWh。同比增长4倍。
 
根据项目规划,2024年,海辰储能年产能将突破100GWh,2025年实现年产135GWh。
 
海辰储能产能的大规模扩张自然离不开风投资本的追捧和力挺。
 
2021年3月,海辰储能A轮融资开启。
 
2021年6月30日,海辰储能A+轮融资。紧跟着2022年1月、2022年10月,海辰储能迎来Pre-B轮和B轮融资,其中B轮融资额超20亿。
 
最近一轮融资发生在2023年6月30日,海辰储能迎来C轮融资,融资额超45亿元。
 
除了股权融资外,海辰储能还获得了厦门当地银团的支持。至今为止,海辰储能先后获得当地交行、建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的金融授信,据有人统计,海辰储能的银行授信累计额度高达680亿元。
 
资金加持下的海辰储能终于开始在产能建设上飙起“加速度”。
 
市场上有传闻称,在C轮投资建议书中,海辰储能对外透露了自己的目标:“2025发展目标是成为全球储能电池领域规模TOP 2企业,打造全球储能电池第一品牌。”
 
某下游集成企业高管张鹏辉评价这种观点认为,随着海辰的扩产,这一目标很有可能实现。“在同一价位上,海辰产品质量上要好于其他企业。如果和宁德时代、亿纬相比,海辰的电芯质量可能不如宁德时代,但价格上则具有很强竞争力。”
 
“如果按照今年规划的实际出货量来看,海辰的储能电芯出货量很可能来到国内第三。因为比亚迪产品不怎么对外销售,从规模上讲,明年海辰的出货量可能会仅次于宁德时代。”张鹏辉表示。
 
高速扩张下的“隐忧”
 
海辰储能为何要如此狂飙突进?
 
在接受中国网等多家媒体采访时,王鹏程分析认为,这是出于一种预判:储能行业即将迎来一场生死卡位赛。“2025年之前,储能将进入战略排位赛。”
 
王鹏程认为,在这几年里,市场份额和资源将在竞争中快速集中,直至2025年形成清晰的格局。“速度”是海辰储能的强项。
 
但面对如此“高速”的海辰,市面上也不乏警惕声音。
 
这其中,有关“市场需求容量”问题,是行业人士提到最多的话题。
 
某储能电芯企业董事长田军(化名)在评价海辰模式时认为,海辰储能的扩张玩法更类似于“金融”的玩法而非实业。
 
“他们现在只是扩张产能,而不考虑市场如何消化掉这些产品。海辰今年号称是45个GWh产能,出货量25个GWh。但按照这个说法,他们去年的产能15GWh,出货量5GWh,但我们了解到,真实出货量可能还没达到目标。”
 
田军提到,海辰储能“滚雪球”式扩产背后的最大隐忧来自后续庞大的产能消化问题。
 
他强调,“我觉得海辰储能想复制储能版的宁德时代,宁德时代也是经历过这么一轮不计成本的扩张。但海辰储能有没有宁德时代那样的机遇很难说。”
 
田军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去年以来,随着产能过剩的预警,包括光伏、风电在内,诸多企业在二级市场迎来一轮“杀估值”。而如今的储能行业,过剩时代可能也比预期的更加提前地到来。
 
根据中关村储能今年3月份的报告,国内锂电的上游产能规划将于2025年达到4000GWh,当下,国内规划、在建的新型储能项目已近100GW,大大超出了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的2025年30GW的规模预期。该报告也提出疑问:“当年光伏产能过剩的历史是否会在新型储能上重演?”
 
张鹏辉则认为,从他们企业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未来两年,国内储能装机量要高于行业此前的预期——“两三年都可能是翻倍式增长。”但他同时表示,后续的国内市场情况不太好说。
 
另外,国外市场将进入平稳期,随着俄乌冲突带来的“全球能源危机”影响削弱,海外储能市场将进入到平稳增长时期,增速没有国内那么快。

 
 
[ 财经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94

风光储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风光储网.本站网络实名:风光储网-最专业的风光储行业信息网站